據報載,基隆市六堵慈鳳宮舉辦歲末冬令救濟,信眾和善心人士所捐助的物資堆積如山,禦寒衣物和棉被,民生物品、白米和沙拉油,還有現金等,分贈給基隆市及新北市金山、萬里等三百多戶低收入家庭。
台灣人的愛心,真得很溫暖,經濟不景氣,廟宇愈興盛,大家都想藉由信仰得到庇佑,反觀慈善公益團體或基金會,則相當困窘,無法募到款項讓弱勢族群過好年,連職員的薪水都發不出。
公益團體或基金會應主動與廟宇合作,以艋岬龍山寺為例,今年提供藥師燈、光明燈、平安燈及財神燈供民眾點燈,一盞六百元計算,十八萬盞就有一億八百萬元,每年都是大排長龍,供不應求,這樣的盛況令慈善團體羨慕不已。
建議一廟一公益團體,公益團體結合廟宇的資源,除讓公益團體繼續營運和生存下去,公益團體也能協助廟宇推動各項活動,像是帶領義工到廟宇協助清掃,或導覽觀光客認識廟宇的歷史及周遭環境,魚幫水,水幫魚,兩相結合讓廟宇發揮宗教對人文的關懷、維護國家古蹟及社區之安全。
林家瑜(新北市/護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