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晉銓(右)要把百年老店的招牌扛下去,他的父親江守義(左)滿心歡喜。圖後為餅模。圖╱吳淑君
江晉銓(右)要把百年老店的招牌扛下去,他的父親江守義(左)滿心歡喜。圖後為餅模。圖╱吳淑君
【本報基隆訊】年輕人都想往外跑,基隆市百年老店江福記餅店第四代江晉銓也不例外,但退伍前他突然意識到,不能讓老店沒了,三年前回店學做中式糕餅和麵包,看阿公阿嬤滿足的笑容,他更確定要把百年老店招牌扛下去。
江福記餅店在安一路口,是早期通往金山、萬里的交通必經之地,民國四年江阿福夫婦在此開店,老一輩顧客都稱此店為江阿福,店裡還保有百年印模,是一家有故事的老店。
八斗子漁村過去有送大餅的傳統,很多人都來這裡訂餅,一訂六百個起跳,一代交接一代,送大餅的傳統從八百,六百,現在剩六十多個。二十八歲江晉銓說,但退伍前,他看到爸媽太累,很捨不得,哥哥去上班,他再出去,百年老店在他這一代沒了,怎麼交代,三年前他回老店,努力學習傳統糕餅和麵包,做好接手準備。江晉銓說,他很喜歡年節附近阿公阿嬤來買東西的感覺,七月中元普渡派上用場的必桃、毛荷,剩沒幾家老店會做,很多老客人一再叮嚀不能停賣,看他們專程來找老味道,帶著笑容離去,是他看過最美麗的風景。
江晉銓說,請來的新手都不學中式糕餅,覺得沒前途,事實上老麵團發酵時間長比做麵包難度高,他想要把老東西留住,不能讓老味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