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學學測才剛考完,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即宣布,未來大學入學將「考招連動」,將參考高中三年的在校學習或社團成績,不再以入學考試為尊。配合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最快三年後實施,也就是今年一○五學年度的高一新生適用。
教育部昨天舉辦高中職學生全球移動力研習營,吳思華也與會聆聽高中職學生意見。他表示,教育部希望十二年國教課綱能穩定推動,而國教課綱精神就是減少必修、增加選修,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很多人擔心如果考試不考,就沒有學生想認真上選修課,因此教育部研議「考招連動」,使這些非大學入學考試科目的選修課,及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與成果,成為大學申請入學或甄試的參考依據或計分參考。
吳思華指出,希望從今年八月高一入學新生開始,推動制式電子化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完整記錄學生在高中三年在校選修、參與社團等學習情況,待三年後學生要參加大學申請入學管道時,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就可作為甄試階段的備審資料。
興趣專業+助升學
學生:有雙重價值
南投中興高中學生張倞靜、洪晨芳、蕭英裕、簡邦丞都表示,「考招連動」是很棒的做法,如果可以因興趣或專業學習第二外語,又可幫助升學,就有「雙重價值」。校內雖有開日文選修課,但學校仍然只注重跟升學有關的英文科,「我們的選修課都是被學校決定的」。很多同學想學日文、西班牙文,但學校規定大家只能學課本上的東西,無法展現每個人的獨特性,希望未來可以開設國際禮儀、文化交流等選修課。
台中家商學生馬晨恩也說,英文已經不再是世界唯一的語言,高中生應多學不同語言,因應世界潮流,像中文、德文、西班牙文等。他說,自己很想學法語,但學校課程只有英語和日語,所以只能自學。因為很多歐美國家不一定會講英文,如果可以學到他們的語言,就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