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行動力的「艾密特定律」
文/一條真也 譯/張佳雯
相信不少人都有這種經驗,一直拖延麻煩的工作,沒想到愈堆愈多,之後反而變得更難處理。雖然知道早點解決會比較輕鬆,可是人性的弱點就是會有「先從簡單的事情開始做」、「現在還不想做」的心理,因而往後延宕。這麼做就不配當一個商業人士。
時間管理專家麗塔.艾密特對於「不得不做,卻容易被拖延的事情」,提出以下定律。
法則①工作拖延後,處理需要花上加倍的時間和精力。法則②拖延的原因之一,就是追求完美。
這兩個法則統稱為「艾密特定律」。法則①就是「馬上做只要一小時就完成的工作,之後再做會變成需要兩個小時」。當然所花的勞力也是兩倍。關於這點,應該大家都會想起一些相關的經驗。
處理客訴等問題,馬上應對就能大事化小。但是因為不想面對憤怒的客戶,所以就拖拖拉拉不處理,結果問題反而更嚴重,這種狀況時有所聞。還有寫報告等事務性的工作,在記憶猶新的時候書寫最輕鬆,時間一久還要辛苦地回想到底該寫什麼,也是常見的例子。
舉個更簡單的例子,治療蛀牙就是這樣。早點到診所,簡單就可完成治療,也不需要花太多的金錢和時間,但是等到痛不欲生才找醫生,就變成治療要花三個月,而且診療費也很驚人。
如果吃虧一次就學乖,之後都會早早去看醫生,那就罷了。但就是有人覺得看醫生很麻煩,又對治療的疼痛很恐懼,每次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痛到不行才去看醫生。
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半年做一次牙齒檢查,確認是否有蛀牙,不過能做到這個地步的人很少。不論工作或蛀牙,及早處置很重要。
為什麼人會這麼喜歡拖延呢?理由就是法則②的「追求完美」。
工作這種事,往往遇到愈是棘手的狀況,就愈會想要在時間充裕、精神體力好的狀態下處理。尤有甚者還要把桌子整理乾淨、所有資料準備齊全、備妥咖啡和消夜……沒完沒了。
但是這些行為都是多此一舉。新的工作會不斷產生,隨著時間過去就會變得只想睡覺。「處理麻煩事的完美狀態」永遠不會存在。正因為如此,「還沒有準備好」只是為自己找藉口,將不好做的工作一直往後拖。
因此,對處理態度「要求完美」只不過是藉口而已。如果有時間去做那些事,還不如趕快把事情拿起來做比較好。
對於麻煩的工作和討厭的工作更應該養成先處理的習慣,這樣才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摘自《心理學,最巧妙的商戰武器》,先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