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今天的勝利者,但明天要麻煩你,因為我們正進入一個不能閃躲的艱困年代。
如同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作為時代背景所寫小說《雙城記》的開頭: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對於台灣的明天,我們有太多疑慮。我們疑慮再也沒有乾淨空氣可呼吸。我們居住的島嶼,除花東兩縣,其他縣市致癌物細懸浮微粒(PM2.5)都超標,僅僅三年,南投和雲林增加一倍,全台過半民眾心肺疾病死亡率,將增加百分之六以上。
我們都知道燃煤發電是產生PM2.5的元凶,即使擁有世界最大的台中火力發電廠,供電量早已不敷工業及民生所需,二○一一年就計畫增加第十一及第十二機組,但因空汙嚴重停擺,如果不建,台灣就面臨基礎建設不足、興建核四、或使用昂貴替代能源提升電費等三個選項。
過去幾十年,我們在政治語言中閃躲,因任何選項,都代表選票消失;除了民粹與選舉,我們一直在原地踏步。
未來不只有能源與空汙問題。經濟疲軟、兩岸競合、國債過高、貧富差距擴大、人口高齡化、教改失敗人才短缺……等,無一不是政治惡鬥所留下的沉痾,得到選票的人,不能再閃躲了。
今日台灣,如同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的突尼西亞,面對歷史最嚴峻考驗。然而二○一三年,突尼西亞的四個關鍵組織成立「全國四方對話」,建立對話機制,不再閃躲問題,以道德權威自持,推動國家和平民主發展,突尼西亞得以在阿拉伯之春動盪後短短幾年,嘗到民主轉型的果實。
兩個月前,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和平獎頒給「突尼西亞全國四方對話組織」,因為他們證明再怎麼對立的政治團體,都可基於國家最大利益合作。
今天選完了,台灣惡鬥幾十年的政黨,可不可以不再互貼標籤,學「突尼西亞全國四方組織」,像「家」人般對話,才可解決治絲益棼的難題。
親愛的總統、來自四方的代議士,不管明天我們叫甚麼國,請記得我們住在同一個家,榮辱與共,同氣相求。明天起,真誠面對面坐下來,給台灣一個四方安穩的家好嗎? 蔡淇華(台中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