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古代的明君都有精采的人生經歷,而他們能成為霸主的原因之一,就是善於納諫,能夠聽進別人的意見,並真正去做。
楚莊王當上國君三年了,但他整天打獵、喝酒,不理會政事。不僅如此,他還在宮殿門口掛起一個牌子,上面寫道:「進諫者,殺無赦。」
有一位叫伍舉的大臣,前來拜見楚莊王,楚莊王手舉酒杯,口中嚼著食物,正在觀賞歌舞。伍舉說:「我來是因為有人讓我猜個謎,我猜不出,來向大王您請教。」楚莊王醉醺醺地說:「說來我聽聽。」伍舉說:「楚京有大鳥,棲在朝堂上,歷時三年整,不鳴也不翔。」楚莊王一聽就說:「這不是隻普通的鳥啊,這隻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可過了幾個月,楚莊王依然如故。又有位大夫忍不住去勸諫,楚莊王一聽大怒,呵斥他。這位大夫痛切地跟楚莊王說:「我是傻,明知會死還來,但大王比我更傻。您若殺我,我死後還能得到忠臣的美名,可大王再這麼執迷不悟,楚國遲早要滅亡,那時,您就是亡國之君,這不是比我更傻嗎?」楚莊王一聽,立刻把酒杯一扔,站起來說:「大夫,你們說的都是忠言,我一定會好好照辦。」於是,當場下令解散樂隊和舞女,做出一番大事業。
楚莊王一改貪玩的本性,成為春秋五霸最後一位霸主 ,建立了不朽的功業。有兩個成語「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原文】伍舉入諫……曰:「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莊王曰:「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引自《史記》)
【譯文】一日,大夫伍舉進見莊王……伍舉說:「楚京有大鳥,棲在朝堂上,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這究竟是隻什麼鳥?」楚莊王說:「這隻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退下去吧,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