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不知你是否也有這個困惑,為什麼每次看漫畫或有人說他想去睡覺時,都會用「zzz」表示,而非「aaa」或「bbb」?查詢維基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是一種表示想要睡覺的符號」,究竟這符號是怎麼來的?
有網友很貼心在公共論壇為大家解謎,「zzz」這符號不僅日本漫畫家愛用,連歐美漫畫家也愛不釋手。據說,早期美國漫畫家一直苦惱到底要如何以具象表達「打呼」的畫面,突然有人靈光乍現,若以聲音來模擬的話,打呼聲就像是「鋸子鋸木頭」或「鉛筆摩擦過紙張」的聲音一樣!畫家們便以鉛筆在紙上書寫出一個大Z時的聲音作為代表,將「Z」作為想睡打呼的符號。
一九一八年後,美國雜誌漫畫便廣泛使用這個符號作為想睡或懶散的象徵,不少人為此爭論,因為「snooze」(打瞌睡)和「doze」(瞌睡)都有「z」,用它最適合不過了。
也有人說,因為Z是最後一個字母,且字體形狀很像倒地休息;也有人說因為俚語「zizz」是指睡覺,便以「zzz」作為取代,更有一說是「zzz」這符號除了表示想睡、不耐煩外,也常跟懶散(lazy)有關,才以z取代,你認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