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隱藏版高峰 冒險家新聖地

 |2025.10.30
41觀看次
字級
一位登山者正接近海拔7468公尺的賈奴東峰,這些鮮為人知山峰不僅寧靜,還讓他們有機會成為首位登頂者。圖/法新社
法國登山家維德林(左)與尚恩(右)首度攀登賈奴東峰,他們在登頂途中紮營。圖/法新社
法國登山家維德林(左)與尚恩(右)首度攀登賈奴東峰,他們在登頂途中紮營。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尼泊爾一直是全球登山者心中的聖地,從世界之巔珠峰到滿布雪線的喜馬拉雅山脈,一座座白雪皚皚的山峰吸引無數挑戰者,然而,如今有一群新世代的冒險家,把目光從「最高」移向「未知」,他們正在探索那些未被征服的「隱藏山峰」,尋找孤獨的寧靜與成為「第一登頂者」的榮耀。

不在乎海拔 世界就寬廣許多

尼泊爾擁有全球10座最高山峰中的8座,每年吸引數百名登山客,使登山產業成為該國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雖然商業化登山團仍主宰著珠峰與其他海拔8000公尺級巨峰,但愈來愈多年輕登山者開始轉向6000至7000公尺高的山峰,這些「中型高峰」星羅棋布,卻鮮少有人登頂。

「如果你只在乎海拔,那能爬的山其實不多;但若你願意把興趣擴展到7900公尺以下,那世界就寬廣許多。」法國登山家與探險領隊葛羅貝爾(Paulo Grobel)說:「若你看向6900公尺,會發現還有無數山峰等著你。」

33歲法國登山明星維德林(Benjamin Vedrines)與同伴尚恩(Nicolas Jean)剛從7468公尺高的賈奴東峰(Jannu East)完成首登回來,他認為,尼泊爾眾多未被關注的山峰中蘊藏著無限可能:「它們只是比8000公尺稍低,但同樣壯麗,也許評價不高,但它們其實被低估了。」

這股風潮也與登山界近年反思「永續性」與「過度商業化」有關,喜馬拉雅山遠征資料庫(Himalayan Database)負責人比爾林(Billi Bierling)指出:「面對擁擠的8000公尺山群,年輕且具技術的登山者選擇開闢新路,這其實是一種美麗的轉變,希望他們也能更安全。」

走向人跡罕至 重新定義登頂

許多尼泊爾的中高海拔山峰之所以乏人問津,不是因為太難,而是太偏遠、救援也困難,但這種挑戰也讓登山客更分散,將觀光收入帶進那些從未成為主流路線的山峰。

尼泊爾登山家兼嚮導馬拉(Vinayak Malla)解釋:「在尼泊爾,挑戰往往來自『抵達』。」他的隊伍去年首登6450公尺的帕特拉西峰(Patrasi Peak),並入圍國際登山界最高榮譽「金冰鎬獎」(Piolets d'Or)。

尼泊爾政府8月宣布對97座鮮為人知的山峰免收登山費,葛羅貝爾認為:「如果你追求的是登山體驗,而不只是海拔數字,那就該去探索那些鮮為人知的山峰,那裡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尼泊爾的山不只關於高度,也關係態度,當珠峰變成打卡熱點,一群人選擇走向人跡罕至的雪線,重新定義「登頂」的意義,在這片靜默的冰雪之境,他們真正征服的不是山,而是內心的境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