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兜齊5大文創園區版圖

 |2016.01.12
1882觀看次
字級
文化部5大文創園區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台北訊】嘉義舊酒廠十年前移撥文建會(今文化部)管理,前後投入近五億元改造,但一直等無人經營。

歷經三度流標,嘉義文創園區第四度招標後終於成功,由新嘉文創取得十五年經營權,預定今年暑假試營運、最快可在十月開幕。文化部政務次長蔡炳坤與新嘉文創公司董事長葉哲宏昨天簽下委外租用合約。葉哲宏希望將來能以園區為基地打造「Made in嘉義」的文創品牌。

葉哲宏是著名收藏家、志嘉建設前董事長葉榮嘉之子。志嘉建設長年以新竹為基地,在開發土地及藝術收藏等方面皆有佳績。二○○九年,葉哲宏從父親手中接棒、擔任志嘉建設董事長,新嘉文創則是為了投標嘉義文創園區而創設的新公司。文化部表示,新嘉文創承諾投資嘉義文創園區一億二千萬元。

阿里山、故宮南院 加分效應

嘉義文創園區距嘉義火車站走路只要三分鐘,是葉哲宏看好此地的最大利基。其次,嘉義有阿里山、故宮南院等著名景點,也有加分效應。此園區占地面積在五大園區排名居中,但樓地板面積最大,共有二十一棟建築,其中九棟為歷史建築。

葉哲宏認為,文化部由舊酒廠改造的五大文創園區中,嘉義園區是台北以外「最完整的文創園區」。他的企圖心是吸引青年創業群聚,打造聯合品牌,留住在地好人才,同時吸收國際人才打造創新平台。

要為青年建構 育成產業迴路

嘉義文創園區定位為「傳統藝術創新」,新嘉文創自營的範圖約四成。依規定,園區內純餐飲加上複合式餐飲的空間不能超過整體面積的一成五。葉哲宏說,該園區未來的走向會跟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很像」,園區內將設有青年創業共用工作室,希望建構「文創育成產業迴路」,採「前店後廠」模式吸引觀光客駐留。

蔡炳坤說,嘉義園區是繼台南文創園區後再度使用文創法委外租用者,希望不要只用經濟、產值來看文創,期盼園區未來能和當地資源相輔相成。

文化部旗下五大文創園區由於地理位置及條件不一,產生多軌營運模式。其中依「促參法」委外的台北華山園區,分OT、ROT、BOT營運;花蓮園區採ROT營運。台中園區由文化部文資局營運管理;兩度招標才成功的台南園區以及嘉義園區由於促參的「自償性不足」,依文創法委外租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