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老看空戰英雄片 串聯老少世代情感

李祖翔 |2016.01.08
1388觀看次
字級
空軍上校王家榮及參與八二三砲戰的詹瑞東,在看電影重溫過往後,為其批上飛行夾克,令其有迎向未來的動力。 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起飛可能永別,落地感謝上蒼。」三十六位獨老昨受邀欣賞講述空軍歷史的電影《沖天》,並邀現役上校分享「飛上天」的今昔差異,體驗穿上飛行夾克保家衛國的滋味,八十八歲、曾在空襲時躲過防空洞的阿嬤劉林瑞壁感動得說:「與飛行員相比,我的苦都不算什麼,未來會很高興的接受人生。」

電影講述一九三七年對日抗戰爆發的過程,當旁白提及空軍信念是「誓死報國不生還」,與這段歷史的意義是「從來沒有這麼多人虧欠這麼少人」時,現場湧起聲聲嘆息,軍眷對飛行員抱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情懷,一次次接到殉職罹難的信件與遺物,感動了現場的阿嬤。

一位歷經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有「台籍戰士」稱號的詹瑞東阿公表示,準備結婚時,長官已准假,不料軍艦開向料羅灣,兩天後開戰,二十八天未靠岸,有米無菜,只能配黃豆過日,身為裝彈手,數百發砲彈裝到漆都會燃燒,「當時書信難抵,家人以為我死了。」還目睹補給單位面臨彈如雨下的處境。詹瑞東表示,電影讓他憶起往事,還想到弘道基金會去年為他拍攝五十五結婚周年照及全家福相片,讓他淡忘兒子過往的痛,也讓嫌了他半世紀的太太沒有遺憾。

空軍司令部督察長室戰術考核組上校組長王家榮與獨老一起觀賞,對飛行員被迫跳傘,誤入敵軍陣營後高喊「沒有投降的空軍」舉槍自盡一幕印象深刻,雖然今昔空軍環境與承擔的責任不同,但感謝導演把飛行員不為人知的辛酸說出,覺得飛行員應帶家人一起欣賞,讓子女知道父母要面對的壓力。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組長吳素芬期盼參與的人看見長輩對國家社會的貢獻,鼓勵年輕人了解長輩發生過的歷史,串聯正向世代情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