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金門金沙鎮大地十二號的吳心泉宅,是一棟二落大厝,旁有洋式疊樓護龍,為縣定古蹟。圖/中央社
【本報金門訊】位在金沙鎮大地十二號的吳心泉宅,是一棟傳統的二落大厝,旁有洋式疊樓護龍,為金門縣定古蹟。旅居馬來西亞的金門出洋客第四代吳友鏗,近日捐出這棟曾祖父所興建古厝給縣政府,吳友鏗說,由縣府幫忙整修維護,是古厝最好的歸宿。
吳心泉早年落番在馬來西亞麻六甲經商致富後,寄回僑匯委其二哥吳守瓢負責興建宅第,民國二十二年竣工。這棟老宅在日據時代曾被日軍所使用,後來國軍進駐作為連部使用,三年前由文化局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
八、九年前,叔公帶吳友鏗回金門尋根,他第一次回金門,看到老家萬分感動。他長期在國外,擔憂古厝可能會因乏人照顧而傾倒,心生捐出古厝念頭,也獲得家族長輩同意。
吳友鏗帶著權狀回金門,把古厝捐給縣府永久保留。金門縣長陳福海得知吳友鏗義舉,特別接見吳友鏗父子大加表揚,並指示文化局一定要做好古蹟維修工作,樹立典範,讓捐贈者捐得心安。
在馬來西亞從事建築、開發和瀝青廠的吳友鏗表示,除了古厝,家裡還有保存不少金門早期地契等古文書,也願捐出來;金門縣文化局允諾,未來將整理展示並編成專書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