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細胞自噬是細胞的資源回收機制,但人體細胞自噬過度,會引發癌症、糖尿病等疾病,自噬不足則會出現神經退化疾病,中央研究院發現名為「KLHL20」的蛋白,對終止細胞自噬,具有關鍵性角色,只要能夠抑制KLHL20,就能控制細胞自噬速度,解開長久迷團,對發展相關疾病治療也有助益,研究登上國際專業期刊《分子細胞》。
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瑞華說,細胞會自噬清除細胞內有害物質,正常狀態細胞再生與自噬處於平衡狀態,疾病往往是在再生、自噬不平衡下發生。
陳瑞華舉例,人體出現癌症或糖尿病時,體重明顯減輕,就是細胞自噬過度產生的後遺症,肌肉萎縮症也是如此。
但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則恰好相反,因為神經經過受損後就很難再生,細胞自噬不足、清除力道不夠,就會出現神經退化,過與不及都不行。
研究團隊超過四年研究,鎖定「KLHL20」蛋白,針對糖尿病小鼠進行研究,發現一旦小鼠缺少「KLHL20」細胞自噬會過度,最後走向細胞死亡或肌肉萎縮,未來只要找到控制「KLHL20」的方法,就能控制細胞自噬。
陳瑞華表示,細胞自噬相關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等,都是細胞自噬過度,賈伯斯過世前爆瘦,甚至出現肌肉萎縮,如果能夠抑制細胞自噬速度,就能減緩肌肉萎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