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開館 人潮嘗鮮

郭士榛 |2015.12.29
2054觀看次
字級
通過線條優美的至美橋,參觀者緩緩接近故宮南院主建築。圖/劉學聖
「翠玉白菜」在LED燈照明下更顯風華,總統馬英九近距離觀賞。 圖/劉學聖
故宮南院昨天開館試營運,吸引許多民眾參觀。圖/劉學聖

【記者郭士榛嘉義報導】等待十五年,南台灣明珠「故宮南院」昨在嘉義開館試營運,總統馬英九等上千名貴賓齊聚祝賀。台北故宮借展的「翠玉白菜」在LED燈照明下更顯風華。嘉義民眾都很開心,期望故宮南院為嘉義帶來商機。

馬總統昨率行政團隊與國際巨星成龍,自嘉義高鐵站騎鐵馬邁向故宮南院;在南新國小國樂團演奏聲中,馬總統等人由至美橋進入飛白館大廳。成龍捐贈的十二生肖獸首複製銅像矗立在中庭廣場,對外亮相。

開館典禮邀請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國光劇團及魏海敏京劇表演,最後以祥龍獻瑞、飛龍升天吉祥之兆,帶領貴賓步上展廳,祝賀故宮南院開館。

馬總統大力稱讚建築師姚仁喜將中國水墨畫的濃墨、飛白、渲染融入故宮南院現代建築中,具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令人感動。

進入博物館前,須先跨過長達一百四十一公尺的「至美橋」,過橋後通過中庭,進入挑高超過十七公尺的明亮空間。各展廳巨大展櫃是北部院區無法相比的,其中織品與佛教展廳展櫃高達八公尺,唐卡等大型展品都完整展出,玻璃部分高達六公尺,創故宮展示空間新紀錄;陶瓷展廳長達二十公尺的展櫃也為全院之最。

故宮鎮館寶「翠玉白菜」昨在南院至寶廳重現,因燈光投射方式不同,更顯光彩。故宮器物處科長張麗端指出,隨展品不同,燈光有不同照射方向;由於至寶廳內均勻光易造成器物看來平板,因此還加上八個點的LED燈照射,這些都是專業燈光師調整,效果良好。

故宮南院園區採生態工法,目前尚未綠意盎然,故宮院長馮明珠承諾,假以時日必能令人驚豔。昨開放在地民眾參觀,不少民眾雖未預約成功,仍至南院感受南台灣文化藝術新地標。

侯姓計程車司機期望故宮南院帶來觀光人潮,他每日多載些客人。黃姓男子表示,故宮南院建築宏偉;南院建造時他讀小學,現在他長大,南院也開館,很開心;他雖沒預約到昨日入場機會,但未來一定找機會來看展。

昨在南院大廳有不少年長者期望進場看展,一名老婦說,許多年長者不會用電腦上網預約,但很想看展,盼故宮能讓他們如願。

故宮南院看點

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故宮南院,以中國長卷緩緩舒展的概念,引領觀眾走過小橋、流水與竹林,再進入如黑白太極的主體建築,體驗亞洲文化之美。

景隨步移—至美橋:抵達南院正門後,參觀者會先隔著一汪湖水望見主體建築,接著跨上有雙弧形優美線條的至美橋,緩緩接近展場。這座橋長達141.74公尺,隨著橋板角度變換,景隨步移;橋下湖水輕輕蕩漾,彷彿一首輕柔序曲。

靜心起點—竹中庭:跨過湖水,參觀者進入種滿竹子的寧靜中庭。這片清雅竹林扮演關鍵角色,是參觀動線的起點,也是終點。竹子養心,希望竹林讓參觀者進入展場前沉澱浮躁的心。

濃墨飛白—主建築:主體建築若自高空看,彷彿一黑一白的太極圖臥躺於翠綠田野間。這是姚仁喜冥想時「夢」見的畫面,他以中國書法的筆法詮釋,黑色量體代表「濃墨」、白色量體象徵「飛白」,中間蜿蜒的線條是「渲染,將所有空間串聯起來。

故宮南院大事記

2001 故宮向行政院提出南院建設計畫

2003 南院確定落腳嘉義縣太保市

2004 美籍建築師安東尼.普里塔克以玉山意象贏得南院設計權

2005 陳水扁總統主持動土典禮

2008 普里塔克因合約糾紛宣布退出設計案

2009 設計改由宗邁事務所接手,故宮南院定位一度從亞洲藝術文化館改為花卉文化館,最後又改回

2011 南院設計監造案發包,改由大元聯合建築事務所設計監造

2013 馬英九總統主持開工動土典禮

2014 副總統吳敦義主持上梁典禮

2015 開館試營運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