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振興術 荒城再現生機 |2025.07.16 語音朗讀 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荷蘭 海爾倫 老舊牆面轉化為繽紛畫布。圖/取自IG@heerlenmurals義大利 斯托納拉 色彩繽紛的壁畫吸引觀光客,也喚回離鄉多年的居民,讓凋零的小鎮重新熱絡起來。圖/取自FB@Artiste RAST義大利 斯托納拉 色彩繽紛的壁畫吸引觀光客,也喚回離鄉多年的居民,讓凋零的小鎮重新熱絡起來。圖/取自IG@stramuralescrew美國 海德堡 荒廢街區變成藝術天地。 圖/取自IG@heidelbergproj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當破敗牆面化為充滿生命力的畫布,不只是視覺上的改變,更是居民心理與情感的重建。在義大利南部的斯托納拉(Stornara)、荷蘭東部的海爾倫(Heerlen),以及美國中部底特律的海德堡街區(Heidelberg),3個原本沉寂的小鎮與街區,透過藝術壁畫翻轉命運,吸引成千上萬遊客造訪,也喚醒居民對家園的認同與熱情,寫下一段段社區再生的故事。創意點亮城鎮 迎來旅遊潮義大利普利亞大區一個名為斯托納拉的小鎮,曾因人口外流與產業蕭條被稱為「鬼城」。當地藝術家林諾・隆巴迪(Lino Lombardi)眼見家鄉逐漸凋零,2017年創辦「Stramurales」街頭藝術節,邀請世界各地藝術家前來創作壁畫。從首屆6幅作品開始,至今城鎮牆面已擁有超過140幅色彩繽紛的作品,內容涵蓋農業歷史、移民記憶與地方文化。壁畫讓建築重獲新生,也為地方帶來觀光熱潮,自2020年以來旅遊收入成長逾25%,更催生許多新商店開業,包括餐廳、民宿與畫材店。曾一度瀕臨歇業的咖啡館,也因遊客湧入而轉虧為盈。一位當地居民感動表示:「這些壁畫拯救了我的生意,更重要的是,它們拯救了我們的社區。」荷蘭東部城市海爾倫曾以煤礦業聞名,隨產業沒落而逐漸沉寂。地方政府與藝術家合作啟動「街頭藝術計畫」,鼓勵藝術家進駐創作壁畫與裝置藝術。透過「Street Art Heerlen」系列,城市牆面不再單調老舊,而是成為繽紛創意展場,也吸引大批遊客循著導覽地圖探索每個街角,也為原本低迷的城市注入活力與希望。而在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市的海德堡街區,藝術更是一種社會療癒的力量。藝術家泰瑞・蓋頓(Tyree Guyton)以家鄉為畫布,運用回收物裝飾老屋與空地,創作出色彩鮮明的裝置藝術,並命名為「海德堡計畫」。回收物創奇蹟 對抗邊緣化這項行動最初引來爭議與拆除壓力,卻也成功吸引全球遊客關注。如今,海德堡計畫已轉型為非營利機構,持續推動藝術教育與社區參與。對底特律許多居民而言,那些牆上的塗鴉與裝置,是一種對抗荒廢、貧困與邊緣化的力量。藝術不只是觀賞品,它也能是改變的鑰匙。當藝術走進社區、牆面化為畫布,不只美化街景,更打開了居民與城市的對話空間。在全球面對人口老化、城鎮空洞化等挑戰時,這些彩繪社區的經驗證明,藝術是一條能結合美感、社會參與與地方振興的創新之路。 前一篇文章 歐盟談判代表:美歐關稅接近達成協議 下一篇文章 美政策轉彎 輝達H20晶片恢復銷陸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3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4【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5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7如是說2025.07.1008你知道幾種算盤?2025.07.1009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10走讀國立台灣博物館2025.07.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政策轉彎 輝達H20晶片恢復銷陸汪星人淨灘 守護海灘英雄 印度善意牆 傳遞溫暖與希望立體紙雕 復刻巴洛克風假髮藍色美景透心涼 撫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