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78mm,寬:58mm,厚:13mm,重:185g圖/楊惇傑
文與圖/楊惇傑
帶板,古時稱「帶銙」,以現代的講法,就是皮帶上裝飾用的片狀玉雕。
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玉帶的紀錄,可上溯至戰國時期,當時是由北方的胡人傳入,稱為「蹀躞」。對遊牧民族而言,蹀躞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上面裝飾的質料和數目多寡代表使用者的身分位階。
還有所謂的「蹀躞七事」,指的是佩刀、刀子、筷子、火石、針筒、囊袋、磨刀石這七件隨身攜帶的東西。
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在中原流行起來,唐代時則成了文武百官身上的必佩之物。
本件龍紋帶板屬於明代典型的工藝技法,龍身線條流暢,大巧不工,其後由一塊銅製帶扣包覆,應該是清代當時藏家自行改製而成。整件作品大器恢宏,樸拙而厚實, 十分討喜。
(貓頭鷹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