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孤獨精采相處 一人食好滋味 |2015.12.27 語音朗讀 16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人食」發想的新形態「流水席」,食客可以獨自進食,也可以與陌生人聊天,在群體中保持個體的獨立。圖/蔡雅妮提供 「一人食」發想的新形態「流水席」,食客可以獨自進食,也可以與陌生人聊天,在群體中保持個體的獨立。圖/蔡雅妮提供 「一人食」發想的新形態「流水席」,食客可以獨自進食,也可以與陌生人聊天,在群體中保持個體的獨立。圖/蔡雅妮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厭倦了呼朋引伴的耶誕大餐、跨年晚宴嗎?不管單不單身,總有一人獨食時刻,然而在講究群體關係的中國文化,「獨食」被賦予「孤獨、悲慘」的負面形象,一個人彷彿不該擁有好好吃飯的權利。 大陸單身人口破兩億,提倡「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的「一人食」風潮,正從上海發酵。「一人食」推動者是上海姑娘蔡雅妮,她製作的「一人食」系列影片,網路瀏覽人次破兩千萬,新書「一人食」近日引進台灣。 真正與食物對話 蔡雅妮原是上海上班族,辭職後「宅」在家兩年,以烤土司和便利店便當果腹,打算上餐廳,卻感覺怪怪的,她想知道:一個人是否也可以好好享受美食? 一開始,蔡雅妮上網尋找「一人食」食譜,接著動念請這些美食達人教她做飯或外食,再將過程拍成影片。「一人食」系列影片放上網路後大受歡迎,蔡雅妮不僅出書,更創業成立「一人食」工作團隊。如今「一人食」拍攝遍及兩岸三地,六月份才來拍攝台灣版「一人食」,上月則出機到倫敦拍華人。 中國人愛熱鬧,美食影片如「舌尖上的中國」,總傳遞「美食必須與好朋友分享」的「團圓飯」概念。拍攝「一人食」後,蔡雅妮發現,不需分心跟旁人對話的「一人食」,才能真正與食物對話。 影片「港式煲仔飯」中的男主角「老爺」,每天最期待的時刻,是趁太太還沒起床,自己一人到廚房做一份煲仔飯,一人進食。每天留出一段與美食單獨相處的時間,是他面對忙碌人生的重要儀式。蔡雅妮發現,懂得「一人食」的人,懂得與孤獨相處,活得更精采。 蔡雅妮說,「一人食」影片剛放上網時,最先在華人留學生圈獲得矚目,地球村時代,如何在異鄉悠然享受「一人食」,是現代人必須學會的生存之道。 動靜皆宜流水席 華人世界缺乏「一人食」的餐飲空間,認為「一人食」若要外食,只能隨便吃;蔡雅妮改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辦桌」概念,發展出具「一人食」元素的新型態「一人食流水席」,提供美食美酒,邀食客一人赴宴,跟陌生人同桌共食。食客隨時入座與離席,可與陌生人攀談、也可自己安靜進食;在群體中保持個體的獨立,享受可親密可獨立的人際關係。 「一人食流水席」在大陸大城市舉辦回響熱烈,一周吸引兩千人參與。蔡雅妮說,這種流水席可隨時轉移陣地,滿足不同城市想「一人吃飯」的食客。 前一篇文章 原料藥GMP上路 常用藥斷貨 下一篇文章 首場總統辯論 九二共識攻防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5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6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極端氣候重創 全球香料危機高架橋下貨櫃教室 貧童翻轉人生印巴衝突釀38死 20年最嚴重 石磚路存廢 城市永續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