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科普雜誌多科普?兒童讀物小朋友真的看得懂嗎?台師大團隊獲科技部補助,研發「SmartReading慧讀,會讀」系統,可分析書本內容難度並分級,並可精準測得學生閱讀能力,自動推薦適合孩子閱讀程度的書籍。目前已在八個縣市、三十所國中小使用,並推廣到香港、印尼等海外地區。
台師大副校長、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宋曜廷表示,「膚淺閱讀」是資訊爆炸時代下的困境,每年世界有數十萬本書籍出版,但人的閱讀時間有限,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書籍、並達到有效閱讀,變得非常重要。
「慧讀,會讀」系統主要由智慧型文本分析器(CRIE)和閱讀能力適性測驗(DACC)兩系統組成,CRIE運用大數據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從不同面向評量文本內容結構。系統另透過教科書分析一到十二年級的「知識概念空間」,兩者配對,評斷出文本適合幾年級的學生閱讀。
經系統分析,發現多數科普雜誌和兒童讀物,撰寫內容都超過刊物指定閱讀年齡層兒童,有高估兒童閱讀能力現象。DACC可用來評估學生閱讀能力,同時檢視學生在「推論理解」、「句意理解」等各向度表現強弱。目前已有一萬多名中、港、台的中小學生完成評測。
宋曜廷表示,能替孩子配對適合書籍,迅速找到感興趣又符合自身能力的讀物。目前已和出版社談合作,希望拋開兒童書籍「範圍太小不好賣」印象,明確標示適合年齡層,學生和家長能選擇適合的讀物,有助增加學生閱讀動機、購買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