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檔案局周二首次公開一份機密文件,顯示美國在冷戰的緊張時刻,祕密訂下超過一千兩百個動用原子彈轟炸的潛在目標城市,當中包括北京、東柏林、莫斯科等地,計畫一旦爆發戰爭,不但在戰爭初期有系統地摧毀這些戰略城市,更直接將目標設定為消滅平民人口。
長達八百頁、標題為《一九五九年原子武器研究要求》的高度機密文件,是美國空軍戰略指揮部於一九五六年制訂,直至周二才由國家檔案館首次解密公開。有關文件目的是預訂出未來三年,戰爭一旦爆發時應該或必須摧毀的目標。
文件內有一份列有超過一千兩百個戰略目標的清單,當中不少為中國、東德、蘇聯、蘇聯衛星國內的空軍設備、工業設施、政府大樓等。目標被稱為指定爆炸中心點。文件列出潛在目標轟炸的優先排序,全以代號代表某一地點或地區,莫斯科及聖彼得堡分別列於頭號及二號目標,分別有一百七十九及一百四十五個轟炸目標。
有關中國的部分,文件指不論中國是否參戰,都是蘇聯的忠實盟友,故此多個空軍設施及城市都被列作打擊對象,包括北京在內有二十三個轟炸目標,其中包括針對「人口」的目標,亦即針對攻擊目標附近範圍內的平民人口,用放射性物質殺死他們,違反了現今國際不傷平民的準則。
美國空軍戰略指揮部建議在莫斯科及聖彼得堡的空軍目標,投下一百七十萬至九百萬公噸爆炸當量的核彈,將目標摧毀及附近平民殺死。而一百萬公噸爆炸當量等同約七十倍廣島原子彈的爆炸威力。
另外,文件亦記載蘇聯及其衛星國超過一千一百個空軍基地目標,每個目標都附有優先順序,當中以白俄羅斯兩個基地為頭號目標。這兩個基地內有當年被北約視為威脅的蘇聯TU-16中程轟炸機。
「人口中心竟成為目標,這絕對令人震驚。」美國國家檔案館高級分析師、主力研究核歷史的伯爾表示,這份文件是空軍歷來所公布,最具體的潛在打擊目標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