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行走 愛、生活與寫作

文/李瑞騰 |2015.12.23
1466觀看次
字級

文/李瑞騰

我因編輯刊物和長期從事文學史料工作,很早就知道在台南有一位潘家群先生;又因辦文藝界敬老活動,因此有緣認識他;幾年前,我借調到坐落於台南的台灣文學館工作,在一些活動的場合常會見面,有事的時候,他也會到文學館來,我覺得他在進退之間頗為溫和有節。

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任職於德光中學,擔任祕書,也是該校基金會的執行長,經辦一個文藝創作營。這是一件頗讓人稱美且好奇之事,找一些文壇名家為學生講文學創作和欣賞,還辦寫作競賽,新詩、散文、小說都有,有模有樣,連贈獎都慎重其事。我曾應邀擔任名譽營主任,參加結業典禮,看他忙裡忙外,從容不迫,關注每一個環節,知道他就是這樣辦文藝營的,很佩服他的用心。

我想,這一方面是他自己熱愛文學,深知文學對於年輕人是有用的,特別是表達力和想像力的培養;當然,通過文學了解社會、人生與人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他的宗教信仰讓他充滿愛心,且外現在他的工作與生活上,除了平日裡處處關懷年輕孩子,他也想經由文學讓孩子們學會自處與待人接物,學會向上向善。我近歲以來愛講「文學的力量」,一方面有己身的經驗體會,一方面也有古今名家的範例可為借鏡,我和家群先生在這方面可以說志同道合。

事實上,他自己寫作一生,如他所說,滾滾紅塵盡情緣,有「人」緣,有「事」緣,他都先後為文,留下了記錄,誠懇和朋友分享,也盼能給讀者一些滋潤、一些啟發。二○一二年,他出版了《真善的少年戰歌》、《紅塵剪影盡情緣》,讓他榮獲次年的文協文藝獎章;最近,他又將出版小品文集《幸福》,我有幸先睹為快,再次被他的慈悲心所感動。

我常想,對於寫作的人來說,總有不得不寫的理由,但目的宜單純,太過於複雜,或者調子太高,譬如說標舉文章經國濟民,或者是妄求以詩干謁權貴,那就難免會有壓力;有壓力,就會刻意為之,甚至言不由衷。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寫作狀態,是為寫而寫,想寫就寫,自在自如;我覺得家群先生之寫作,接近這樣的狀態。

《幸福》定性為「益智」,也是「勵志」,略分三輯:「生活隨筆」是一般的小品散文,「悠悠寄語」寫對年輕世代的期待,「信海微波」是信教者言,誠於中而形於外。各篇題材都來自現實生活,題旨則與人生義理有關,語言全都平實暢達,筆觸則溫厚有情,他要告訴我們的,正如篇首題詩〈幸福〉所說:有伴可同行,有知己可談心,有人可分享痛苦和快樂,即是幸福。

我離開台南已快兩年,只在重陽敬老活動的現場,匆匆一見,看他康健如昔,又知他勤於整理舊文,為他高興,在他新書即將付梓之際,特以此文為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