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世昌(資深媒體人)
最近台北電子業不平靜,先是台積電宣布花鉅資赴中國大陸南京設十二吋晶圓廠,接著日月光與矽品經營權之爭,又上演中國大陸紫光想介入台灣高科技業戲碼。
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在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兩個層面上,引起熱烈議論。
遠在東瀛,最近也為了經營不善的夏普(SHARP)是否賣身,有所爭議。夏普瀕臨破產邊緣,幾年前鴻海郭台銘就跨海遠征,希望入股夏普,加入經營,但遭夏普高層否決。
這次夏普端上台面的條件比數年前還遭,日本報導說,鴻海提出收購夏普公司的溢價計畫,進展如何有待進觀察。
日本還有一說:日本半官方組織產業革新機構,將出面協助讓夏普留在日本。
革新機構建議夏普,把面板部門從公司本體切出,與日本政府扶植的JDI(Japan Display Inc.)合併,防止機密技術外流,繼續與南韓、台灣等勢力抗衡。
JDI是由SONY、東芝與日立合資的LCD製造商,在日本面板出現沒有競爭力時,這三家公司及早將不賺錢的面板部門切離,成立JDI。
夏普在面板獨領風騷近二十年,對當年競爭敵手嗤之以鼻,卻沒料到淪落到需要過去這些對手們援手。
夏普這幾年經營慘澹,受到國際面板市場低迷影響,主力的液晶收益繼續惡化,至三月底為止的二○一四年度最終虧損達二千二百二十三億日圓(約合台幣六百億元)。
九月底為止的上半年度決算,最終虧損八百三十億日圓,大阪總社大樓早已賣掉,還不足償債。
鴻海與夏普愛情長跑四年。二○一二年雙方簽約,由鴻海出資,以一股五百五十日圓收購夏普百分之九點九股票,這項合作計畫,一度被傳為「台日連姻共同抗韓」的佳話。
按照合約,鴻海要在十四年付給夏普六百七十億日圓,讓鴻夏戀圓滿。但事與願違,夏普因經營不善,股價大跌到一百四十日圓,鴻海要求重新議價,雙方齟齬而緣斷。夏普最近的股價大約在一百二十日圓左右。
鴻海鍾愛夏普的最大理由,是夏普所發展的「IGZO」先進技術。
「IGZO」能讓液晶面板省電,被認為是夏普未來經營重整的重要關鍵技術,郭台銘多次赴日談判,他的霸氣嚇到保守的夏普,埋下鴻夏戀出局的伏筆。
夏普的保守不禁讓我想起駐日往事。數年前,夏普還是液晶新興霸主時,駐日外國特派員組了參訪團前往工廠採訪,出來應對的工廠長與工程師,只願跟大家握手,不願拿出名片,他們都不佩戴鑑別身分名牌。
拍攝工廠外觀,只准固定角度拍SHARP招牌,電視媒體抗議,防諜如防賊,夏普硬是不依。
後來才知道,日本SONY曾經被南韓商業間諜狠狠修理過。南韓某星企業,派人在SONY工廠外埋伏,對外出工程師遊說,以高於SONY的薪資,星期五晚上最後一班飛機送往南韓,神不知鬼不覺星期天晚上最後一班飛機再把他們送回日本。
幾年後,南韓某星企業一下子超越SONY,成了世界新星,SONY屈居老二,夏普就是防止他們的人員被挖角。夏普現在亟需資金外援,鴻海極力搶親,顯然日本官民對夏普高科技的外流,還是全力防範。
台北還在議論紛紛中的台積電中國大陸設廠、中國紫光入股矽品案,關係台灣未來經濟大局,會如何發展,姑且不妄作結論,不過日本的夏普例子,值得台灣官與民電子高科技業界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