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家何曉玫。圖/國藝會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昨日得獎名單出爐,包括小說家李永平、藝術家吳瑪悧、舞蹈家何曉玫、北管藝師莊進才、建築師潘冀。從缺七屆的舞蹈獎項,由舞蹈家何曉玫獲獎,何曉玫表示,過去七年從缺,對舞蹈圈士氣無法提振,今年對舞蹈界則是很大的鼓勵,未來希望更多年輕人投入舞蹈界工作。
國藝會指出,得獎者為台灣傑出藝文工作者,他們以強烈的熱忱與旺盛的生命力,於藝術創作與展演的道路上努力不懈,臻至卓然成家。
小說家李永平是第一個得到此獎的馬華作家,李永平表示,這是台灣肯定並重視馬華文學的開始,也是台灣文學珍貴的價值。李小平的寫作視野跨越時間與地理邊界,文學想像更橫跨台灣與婆羅洲、交錯於原鄉與異鄉,為台灣小說注入域外風情與歷史情感,樹立戰後華文文學典型。
藝術家吳瑪悧是第一位女性藝術工作者得獎。目前在高師大教書的吳瑪悧,帶著學生在高雄旗津做田調,將教育和社區結合,同時融入創作,讓學生在實務中成長。吳瑪悧長期在跨領域、跨媒材、影像藝術或女性藝術皆有獨特貢獻,近年轉向關懷社會、社區,開拓藝術的永續實踐。
舞蹈家何曉玫表示,未來若要做更多推廣舞蹈的事情,她一定盡力做。何曉玫的創作計畫早已有時程表,明年沒有新作發表,但期待二○一八年結合不同領域,做不一樣的事,所以要更努力學習。何曉玫的創作探究當代人潛藏的內心世界;舞台視覺結合多媒體與裝置藝術,風格獨樹一幟;近年為台灣新生代旅外優秀舞蹈家搭建平台,開拓台灣舞壇視野。
北管藝師莊進才為北管表演藝術翹楚,擅長各項樂器操作,也是跨界於歌仔戲的全能藝師,八十歲的他至今仍演出不輟、推廣與傳習不斷,為台灣近代戲曲史中甚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家。莊進才表示,他堅持北管文化的傳承,因而創立「漢陽北管團」,也在各大專院校教授北管。
建築師潘冀長期致力綠建築、展現人文價值而獲得肯定。潘冀的建築設計追求形式與功能的統一,美學表現抽象內斂,反映科技脈絡的同時關注環境永續,傳遞人文精神與社會關懷。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將於明年擇期舉辦「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國家文藝獎也從今年起調整為每兩年舉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