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黃金睡眠 提高免疫力

文/睡眠名醫 宮崎總一郎 |2015.12.12
4453觀看次
字級
睡眠時間多寡因人而異。每個人需找出自己的黃金睡眠時間,方能提升免疫力防萬病。圖/商周出版社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堅果類食品富含色胺酸,早上食用,有助夜晚睡眠。圖/商周出版社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文/睡眠名醫 宮崎總一郎

圖/商周出版社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我在日本各地舉辦關於睡眠的講座時,經常聽到民眾提出一個問題:「睡覺要睡幾個小時,比較好啊?」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數各不相同。

因此,我想在此教各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並說明該怎麼睡才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

首先,針對前文提到的:「睡覺要睡幾個小時才適合?」我的回答是:「睡眠時間,要讓你早晨醒來覺得有熟睡感,白天的精神狀況足以讓你應付一整天的活動。」若是這樣的狀態,應該就稱得上有良好的睡眠狀態了。

若你還是有以下種種的不安:「該怎麼做才能充分獲得睡眠的效果」、「總感覺自己好像有點睡眠不足」等疑問,我建議「只要比平常早三十分鐘就寢,然後就可睡得久一點」。

有點睡不夠才好

坊間流傳「八小時的睡眠時間最適當」,這樣的說法其實毫無根據。因為,每個人的睡眠時數不盡相同,而且人體會隨著季節變化,睡眠時間跟著改變。

美國曾經以一一○萬人為對象進行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發現平均睡六.五至七.四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這個結果極富啟發性,並且在多數研究中發現,睡眠時間七小時或是六至七小時,大概就能夠得到充足睡眠。甚至,睡眠時間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變短。超過七十歲之後,睡眠時間約為六小時左右。因此,就算睡不到八小時也完全無須煩惱。

確實,現代人的睡眠時數一年比一年短。我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想睡得久一點而提早上床睡覺,卻根本睡不著。不停地翻身、覺得很煩,這樣感覺反而更加疲累了。最後,還是在平常入睡的時間睡著。

美國曾經做過一項實驗,調查人類到底要睡多長的時間。結論是:八小時十五分鐘。不過,如果真的睡滿八小時十五分鐘的話,反而因為睡眠過分充足,導致睡不好或是中途不斷醒來。

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稍微「睡少一點」會提高對於睡眠的需求。產生睡意後再睡,這樣更能夠得到熟睡感。

多眠型與少眠型

愛因斯坦、愛迪生、拿破崙、達文西,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些歷史人物吧。他們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分別都是睡眠時間長、短的代表性人物。

其中,愛因斯坦是睡眠時間長的「多眠者」代表人物。據說他一天不睡超過十小時,頭腦就無法順利運作。他所提出的相對論,就是在床上想出來的。而獲得二○○二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日本物理學家──小柴昌俊(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漫畫家水木茂(知名漫畫作品《鬼太郎》作者)等人,都是睡眠時間長的人。

相對於此,愛迪生、拿破崙則是睡眠時間短的「少眠者」代表。他們就算睡不到三小時,也完全沒事。另外,達文西有著特殊的睡眠模式,他把一天分為六等分,每四小時睡十五分鐘,一天規畫下來總共才睡一個半小時。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也是以睡眠時間短而廣為人知。她曾說:「一天睡四小時就已足夠。」只是,不知道是否與睡眠時間過短有關,晚年的柴契爾夫人為失智症所苦。

大家身邊應該也有像小柴昌俊教授那樣、不睡久一點就沒精神的人,或是像柴契爾夫人這種、沒怎麼睡卻精神百倍的人吧。身處忙碌社會中,對於需要長時間睡眠的人而言,只需少少的睡覺時間就夠了,著實令人羨慕。

請參考以下所列項目,看自己符合幾項,簡單測試自己是屬於「多眠者」還是「少眠者」。

◎覺得自己沒有睡眠問題,睡得很好。

◎一覺醒來,精神十分舒爽。

◎每晚待在床上不超過六小時。

如果以上三項全都符合,就屬於睡眠時間短的「少眠者」。如果符合:每晚待在床上超過九小時,則屬於睡眠時間長的「多眠者」。

據說「少眠者」與「多眠者」各占人口的五至一○%。有研究報告指出,「多眠者」多半從事創造或藝術性工作;而「少眠者」多半是政治家。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只是統計後的多數傾向而已。

一般人最少睡六小時

八至九成的人口既非少眠者,也非多眠者。不過,對於身處忙碌社會的我們而言,總是希望能夠盡量爭取多點時間工作,而試圖縮短睡眠時間。市面上也不乏「短時間睡眠法」等類似的書籍。不過,除了天生少眠者之外,絕大多數人若沒睡滿平均六小時睡眠,就無法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勉強自己減少睡眠時間,但我完全不鼓勵這樣的做法。重要的是,應該以「最少睡六小時」為大前提,再來思考如何有效率地提升睡眠品質。

色胺酸影響睡眠品質

在某項研究調查中,早餐的色胺酸攝取量會如何影響睡眠好壞。結果發現,如果色胺酸攝取量少,不僅睡不好,連睡起來也感覺不舒服。也就是說,如果能夠適量地補充色胺酸,就能夠得到良好的睡眠品質。

色胺酸是必需胺基酸的一種。所謂的必需胺基酸,是指無法在體內合成的胺基酸,只能透過飲食攝取獲得補充。

富含色胺酸的食物,有優酪乳、牛奶、起司等乳製品;以及堅果類、納豆、豆漿等大豆製品,還有魚類、肉類、蛋等。

色胺酸在體內轉換成血清素後,會成為促進睡眠的褪黑激素。因此,在早餐時段攝取的話,發揮的效果最好。

(摘自《睡不著、睡不好,絕對有救!》,商周出版)

類型 檢測

你是早晨型

或夜晚型?

人依睡眠型式可分為「早晨型」(雲雀型)、「夜晚型」(貓頭鷹型)二大類別。粗略來說,早晨醒來神清氣爽,中午前感覺比較有精神的人,屬於早晨型。此外,就算在公司上班,中午前不知怎麼地就是提不起勁,但是到了下午就會有活力的人,屬於夜晚型。

早晨型的人與夜晚型的人有何不同?

早晨型與夜晚型的最大差異,就是晚上體溫下降和早上體溫上升的時段各不同。早晨型:晚上九點左右體溫開始下降,隔天凌晨約三點降到最低點。然後,體溫開始上升,早上六點左右達到最高點。夜晚型:晚上十一點左右體溫開始下降,隔天上午約七點降到最低點,而且在這之後,體溫才開始上升。

人類在早晨體溫上升、轉為活動模式後,才會慢慢清醒。夜晚型的人根本不可能在體溫最低的早上七點時,神清氣爽地醒來。

有些夜晚型的人想方設法地想成為早晨型,或是早晨型的人因為工作需要輪班,而想成為夜晚型。像這種時候,早晨型變成夜晚型是比較簡單的。

由於人的生理時鐘,是以二十五小時為一個周期,如果遵照生理時鐘有意識地逐漸(一小時左右)延後上床與起床時間,幾天後就輕鬆地成為夜晚型的人。

相反地,夜晚型想成為早晨型就非常辛苦了。如果不是非常注意早上早點起床晒太陽、多活動的話,馬上就會回到夜晚型。因此,就算只是一點點也好,慢慢地調整為一般的生活節奏吧!

以下是早晨型或夜晚型的檢測問題。請回答以下問題並計算分數,看看自己是屬於哪一類型:

1 若沒有特別活動,你通常都幾點起床?

●上午七點之前(1分)

●上午七點到九點之間(2分)

●上午九點以後(3分) ……□分

2 有工作時,你能夠輕鬆起床嗎?

●能夠輕鬆起床(1分)

●有點痛苦;不一定,有時候會感到痛苦(2分)

●非常痛苦(3分)……□分

3 早上起床後的三十分鐘之間,你覺得清醒嗎?

●十分清醒、神清氣爽(1分)

●不一定(2分)

●覺得想睡、感到疲倦(3分)……□分

4 如果能夠讓你選擇就寢時間,你會幾點上床睡覺?

●晚上十點半以前(1分)

●晚上十點半到十二點之間(2分)

●晚上十二點以後(3分)……□分

5 你覺得晚上工作到很晚,與白天工作一樣容易嗎?

●不容易(1分)

●有時候覺得容易(2分)

●一直都覺得容易(3分)……□分

6 當你想睡時,總是能夠輕鬆入睡嗎?

●幾乎沒辦法(1分)

●有時可以(2分)

●大部分都可以(3分)……□分

總計……□分

針對1到6的問題,請計算答案的分數並加總。你得到幾分呢?根據分數的判定如下:

九分以下……早晨型的人。

十至十五分……兩者都不是。

十六分以上……夜晚型的人。

睡前 做操

伸展一下

助你好眠

晚上睡不著時,一直在心裡吶喊著:「快點睡、快點睡。」反而會讓頭腦變得更加清醒而睡不著。像這種時候,建議做些安定神經的伸展操。

伸展時無須勉強自己,放鬆身心,閉上眼睛一邊慢慢地數十五至二十秒、一邊伸展,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此外,建議就寢前一至二小時就要洗澡,讓身體溫熱後進行伸展操。洗完澡、等待體溫慢慢地下降,這樣會更容易入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