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同黨競爭者傑布.布希時,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四日在北卡羅來納一場造勢活動上擺出睡覺姿勢嘲諷對手。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反恐與國安議題在巴黎恐攻與加州槍擊案後,影響美國總統大選選情及輿論走向,共和黨參選人川普聲勢再度扶搖直上,未來一年如果再傳恐攻,希拉蕊未必有絕對勝算。
美國總統大選提名戰,反移民聲浪與保守氣氛高漲;共和黨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用特洛伊的木馬形容讓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他在十一月愛阿華州共和黨人的民調回到首位,支持緊縮移民的參選人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也爬升至第二。
川普連串拋出反移民言論鼓動共和黨保守派支持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對全美共和黨人進行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度高達百分之三十六,遠遠拋開對手。川普民調一路領先,支持者認為他可擊敗民主黨的希拉蕊。
川普在加州槍擊血案調查指向恐怖主義後表示,「他不斷提醒,歐巴馬總統一直不肯使用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字眼,這問題解決不了。」
川普主打反恐、反移民有其策略背景,皮尤研究中心(Pew)二○一四年調查顯示,百分之八十二的共和黨人高度關切伊斯蘭極端主義,民主黨為百分之五十一。
反恐讓美國總統大選局勢更為複雜,CNN民調同時顯示,共和黨參選人均有機會與希拉蕊一較高下,雙方勢均力敵。
人權律師伊福悌卡(Arsalan Iftikhar)表示,伊斯蘭恐懼症如今在美國已成為被接受的種族歧視,川普這類人可恣意抨擊穆斯林,卻不用負責。
美國是移民國家,但歷史隨處可見反移民與歧視篇章,一九七○年代反對接納逃離共產政權的越南與古巴難民,二戰期間拒絕逃離納粹魔掌的猶太人入境,二十世紀初反對逃離墨西哥革命的拉丁裔,十九世紀的義大利人,愛爾蘭人與華人也是遭反對的移民對象。
如今多元的美國移民社會再度面臨移民議題挑戰,政治爭議加劇。
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說,「此時選擇安全要比遺憾要來得好。」未來一年如果再發生重大恐怖攻擊事件,恐怕無益民主黨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