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蘆洲訊】位於台北縣蘆洲市中正路上的聖若瑟天主堂,昨天歡慶傳教、建堂一百二十周年,舉行彌撒活動。
早年,基督教與天主教皆透過西班牙、荷蘭人殖民入侵來到台灣,至十九世紀中葉,基督教在北部,透過馬偕博士的努力揚名,而天主教在南部宣教活動,也有亮麗成績。
當時,天主教有意把觸角深入北台灣,宣教大將郭德剛神父在落腳基隆後,卻吃盡苦頭。一八八四年的中法戰爭,法軍攻打基隆、淡水,雖未戰勝,但也造成台灣人痛很法國人;因為法軍保護天主教,神職人員皆持有法國護照,因而牽連了天主教。
在中法戰爭前夕,一位基督教長老教會(馬偕博士所屬教派)因為和馬偕在傳教意見上有異,轉而結合不少教友,拜會西班牙籍天主教神父何安慈,並邀請到北部傳福音,何神父正是後來的蘆洲天主堂建堂者。
隸屬天主教道明會的何神父從彰化北上,落腳在「和尚洲」(今蘆洲),他以租賃方式取得天主堂位置所在,後再募款買下教堂周邊土地。
一八九八年的一場豪雨,教堂被沖毀,經教友募款集資,興蓋一座仿哥德式建築,一九七六年因年久失修,再改建現今模樣。一位神父指出,若沒有當年何神父的努力,天主教在北部不會有今日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