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申遺拔河成功 陸扼腕

 |2015.12.04
1200觀看次
字級
韓越柬菲聯合申遺拔河成功,大陸人士憂心踢毽子、太極拳、圍棋被「搶走」。圖為中華台北景美女中拔河聯隊,參加世界盃室外拔河錦標賽公開賽歷史鏡頭。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拔河比賽和儀式」由南韓、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四國聯合申遺成功,二日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南韓第十八個非遺項目;有大陸人士憂心踢毽子、太極拳、圍棋會不會被「搶走」,學者則表示,大陸對傳統體育的保護起步太晚。

根據北京《環球時報》引自韓聯社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通過決議,正式將拔河列入非遺名錄。拔河為南韓等地廣泛流行,祈願豐收的一種農耕遊戲,去年三月,韓越柬菲聯合申遺,但這種類似拉繩的對抗運動,出現地點遍布全世界,例如,埃及、緬甸、印度、婆羅洲、日本、夏威夷以及南美洲等。

拔河起源於那個國家,現在應該說已經莫衷一是,根據史書,中國早在距今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拔河,依唐代封演「封氏見記」記載,春秋時期的楚國一帶,軍中已有拔河運動,稱為「牽鉤」。書中說:「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為教戰」;唐玄宗時更多次舉辦拔河比賽,參加者達千人。

不過,報導也指出,南韓的拔河規則與一般不同,繩索是用稻草捻成,有主幹與分支,根據參加人數決定繩的粗細長短。南韓拔河協會說,韓式拔河起源於當地婦女織布時,把漂白和擰布的動作逐漸編為拔河遊戲。

日韓爭取 盼重返奧運

拔河在一九一二到一九二○年間曾是奧運比賽項目,去年開始,日本和南韓的拔河聯盟積極爭取拔河重返奧運。

中國大陸澎湃新聞報導引述網友反應,有人說,「現在開始,對鬥雞、鬥蟋蟀、踢毽子感到深深擔憂」,「趕快把廣場舞申遺,趁現在還來得及」。

韓國熱中申遺,目前已有十八個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之前入選的,還有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江陵端午祭、圓圈舞、靈山齋、處容舞、大木匠、鷹獵、傳統武術跆根、傳統技藝走繩、韓山苧麻紡織工藝、傳統民謠「阿里郎」、越冬泡菜文化和韓國農樂等。

太極拳圍棋 岌岌可危

《中國青年報》曾報導,深圳大學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陳小蓉表示,中國大陸對傳統體育項目的「非遺」保護起步很晚,很多領域仍是空白。

大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龔立群曾對媒體表示,太極拳可能遭到周邊國家如南韓、日本、印度等「搶報」申遺。而在中國大陸常被提起的圍棋申遺,則因為所需資料和程序繁複,目前也沒有付諸實踐。

小檔案

拔河與中韓申遺

1.南韓、越南、柬埔寨、

菲律賓2015年聯合申遺

成功

2.1912到1920年間曾是奧

運比賽項目,日本和南

韓爭取重返奧運

3.南韓已有宗廟祭禮及宗

廟祭禮樂、江陵端午祭

等18項列入非遺名錄

4.大陸擔心踢毽子、太極

拳、圍棋被搶先申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