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演講摘要 水陸畫 中日韓發展與變革 陳瑋全 |2015.11.23 語音朗讀 21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陳俊吉(長榮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 田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 金承熙(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亞洲部主任) 李京燁(南韓國立木浦大學國語國文學系教授) 李誠雲(南韓東亞細亞佛教禮儀文化研究所研究室長) 鷹巢純(日本愛知教育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文/記者陳瑋全 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發表〈從寶寧寺水陸畫「行日月前救兵戈難摩利支天諸神眾」與「大威德變現憤怒大輪明王」談斗母摩利支天與穢跡金剛之形象〉,以佛、道教經典為基礎,明清水陸畫與道壇、法壇儀式畫,輔以民間抄本比較,探討摩利支天、斗母、大威德明王、殷元帥、穢跡金剛等神祇形象之借用轉化等圖象問題。 陳俊吉(長榮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發表〈寶寧寺水陸畫中無榜題佛菩薩尊名考釋〉,考證寶寧寺現存明代作品中無榜題之九幅佛像,原應為十幅,經文本比對研究後,考證出為三身佛、五方佛、彌勒佛、藥師佛,是整堂水陸畫中最尊貴的。 田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發表〈非遺保護與金山寺水陸法會〉,說明金山寺水陸法會歷史悠久,融合南北朝以來各朝代的音樂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二○一四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金承熙(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發表〈朝鮮時代水陸齋與甘露圖的誕生〉,說明蘊含佛菩薩慈悲助六道眾生解脫的甘露圖,淵源於水陸法會的圖像化,透過甘露救濟孤魂餓鬼的景象,藉視覺向大眾提示儀式的效用。 李京燁(南韓國立木浦大學國語國文學系教授),發表〈韓國民俗中所融攝的水陸齋:巫覡跳神與水陸齋〉,考察重泉跳神和水陸圖、甘露圖中冤魂形象的類似性,探討其中的普遍性樣貌,並觀察巫師跳神的冤魂形象化,具體了解彼此之間關聯性。 李誠雲(南韓東亞細亞佛教禮儀文化研究所研究室長),發表〈韓國水陸齋的特色:以儀軌文和行法為中心〉,說明水陸齋從一○九○年從中國傳入後,逐漸普及,並發展出獨特的水陸齋的特色,二○一三年獲指定為國家無形文化財產。 鷹巢純(日本愛知教育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發表〈流傳至日本的水陸畫〉,說明日本水陸齋的起源,以及現存流傳至日本的水陸畫,如羅漢集會圖、十八羅漢圖、地藏十王圖、六道繪、傳星宿圖、北斗九星像等。 前一篇文章 以法相會 文化弘揚人間佛教 下一篇文章 儀軌唱誦、講解 圓滿水陸研討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 作者其他文章發揚運動精神 體育也是修行文化弘揚佛法 開創佛教新紀元中華漢傳佛教攜手 教界展新猷大正大學參訪 中日佛教話和諧秉持佛陀教義 中日佛教友好兩岸僧信訪日 漢傳佛教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