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山子分洪道 消化一座石門水庫

 |2015.11.20
2643觀看次
字級
員山子將超過警戒線的基隆河水排入分洪道。圖/阮南輝
員山子分洪道出水口上方的通訊纜線即為通訊中樞,能夠二十四小時輸送資料。圖/林潔玲

【本報台北訊】員山子分洪道啟用至今已邁入第十年,總計共分洪三十三次、累積分洪量達一點八二億立方公尺,容量近一座石門水庫;經濟部昨首度開放媒體參觀分洪道的訊息傳導纜線,一窺亞洲最大分洪道的神經中樞。

神經中樞曝光

員山子分洪道啟用十年來,共分洪三十三次、累積分洪量達一點八二億立方公尺,近一座石門水庫量,平均一個颱風分洪量為五五二萬立方公尺。今年九月杜鵑颱風來襲,員山子分洪道最高分洪水位達六十六公尺,分洪總量二○二一萬立方公尺,接近八千一百個標準游泳池水量,創下史上分洪最大量,而在八月蘇迪勒颱風來襲時,分洪量也達到第三高。

水利署表示,啟用十年的員山子洪分道,默默守護全台近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指出,興工近三年半的員山子分洪道,九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竣工,耗資六十億元。全長二點八公里,圓形斷面直徑達十二公尺,近四層樓高,堪稱亞洲第一分洪道。

最大分洪量可達每秒一三一○立方公尺,可將基隆河百分之八十一洪水分流入東海,守護了新北市七一三公頃及基隆市三一六公頃土地。

今年九月強颱杜鵑風狂雨驟,雨量驚人,員山子分洪道水位和分洪量,雙雙創下歷年新高,確保基隆河下游的北北基地區八百萬人口倖免水患。水利署昨開放媒體參觀員山子分洪道,這座直徑十二米,近四層樓高的亞洲最大分洪道也曝光;而要成功監控分洪道運轉的重要命脈,是位於分洪隧道上方的傳導神經纜線。

守護800萬人口

水利署強調,能成功監控分洪道運轉的最重要命脈,是位於分洪隧道上方的傳導神經纜線,將即時水情資料、影像監控資訊等訊息,零時差傳送至中樞神經的員山子分洪管理中心,再由二十四小時值勤的管理人員,將資料彙整,提供給淡水河流域水情中心及相關地方政府,聯手進行防汛作業。

小辭典

員山子分洪道

竣工:2005年

耗資:60億元

規模:長2.8公里、圓形斷面直徑12公尺,近四層樓高

分洪:共分洪33次、累積分洪量達1.82億立方公尺

最大量:2015年9月杜鵑颱風來襲,分洪總量2021萬立方公尺,接近8100個標準游泳池水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