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傳真 總統的制衡機制

蔡明燁、任格雷 |2015.11.18
1055觀看次
字級

兩岸領導人今年十一月七日的歷史性會晤,突顯了台灣政治體制的根本缺陷。當經由全體選民投票產生的一國元首,能夠但憑己意秘密作為,並在卸任前夕、且無連任壓力的狀態下,獨力做出可能影響兩千三百萬人未來安危的決定,無論事前、事後,都沒有任一合法單位或程序可以質詢、調查總統權威,以求對全民負責時,必須一問的是:台灣總統的制衡機制究竟何在?如何加強立法與行政監督的效能與品質?

台灣既非總統制,也非內閣制,造成了一個弔詭的現象,即總統雖是經由全民直選產生,但選舉動作一旦完成,總統的權位變成至高無上,「馬習會」的舉行暴露了一個難以忽略的真相:缺乏恰當的制衡設計,民主程序仍有可能製造(傾向)集權式的統治。

美國總統堪稱國際政壇權位最高的政治領袖之一,但仍須對他的行為負責,尤其必須受到國會的牽制;英國首相也必須接受議會的例行質詢,卡麥隆於今年九月,授權英軍用無人轟炸機在敘利亞殺死英籍恐怖份子後,也面對了議會的嚴格挑戰,而必須提出充分、完整的說明。

身為一國元首,自然會有必須做出困難抉擇的關鍵時刻,但也因此較為成熟的民主國家如英、美,會有相應的制度和程序,盡可能地確保最高領導人的決策過程符合法、理、情,並以全民福祉為依歸,而非為一己之私、一時衝動、或感情用事。相形之下,台灣目前的立法和行政體系,都不足以監督國家最高領導人不濫用職權,又或有瀆職之嫌時,能夠啟動適當機制進行合理檢驗,向大眾公開負責。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說,面對民主所帶來的各項困境,不能減少民主,而是要更多的民主去解決。誠然,「民主」是一個過程,而非終點,每個民主國家都會不斷犯錯,必須經過爭辯、討論,讓不同的意見公開、公平地競爭,然後去修改政策與體制上的錯誤,讓民主體制更健全,讓民主社會運作得更完善。

「馬習會」暴露了台灣民主體制的嚴重缺失,非關藍綠統獨,也不涉及對「馬習會」結果的評價,而是台灣在一九八七年走向民主化之後,憲政設計上仍有待修訂的嚴肅課題。對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來說,體制上的錯誤難以避免,但是如何面對錯誤?才是真正的考驗。

蔡明燁(英國

/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

任格雷(英國

/亞伯大學公共外交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