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行社老闆是醫師出身,其推出的行程是以嘗美食、聽美音及住好房為號召,故價格頗高,連中產階級大概都要卻步。
我和老妻是九九年,因欲去上海世博參觀,它打出保證可以看到兩、三個熱門場館為號召,才第一次參加。六天四萬元的旅費,在當時已偏高,但抱著嘗鮮心理忍痛參加一次;此後,對他們動輒十萬起跳的日本、歐洲等聽音樂、嘗美食之旅,只能望行程而喟嘆,口袋實在不深呀!
但好在參加了一次,就變成會員。此旅行社的好處是年年舉辦會員大會,除了工商服務時間和吃吃茶點外,總會有一場音樂會。旅行社沒嫌棄我倆參加一次團遊後,此後就沒動靜了,還是年年邀請我們去他們舉辦的會員大會兼音樂欣賞會。
老實說,我對音樂其實是大外行,前幾年去聽的大多是古典音樂,我實在是有聽沒有懂,就像以前看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的台灣新電影,明知他們是想要傳達什麼意涵,但魯鈍如我者,心靈又好像被什麼隔閡住了,看不清他們的理念世界似的。
但今年的音樂會,是以小型沙龍音樂會的形式推出,只請了某音樂團體的小提琴手、大提琴手及豎琴三位男士音樂家演奏,卻吸引我和老妻,認真、心動地聽了十三首樂曲——不!全場聽眾也反應熱烈,連加了四首安可曲,所以兩個多小時,聽了十七首樂曲。
主要應是那位豎琴手,在每曲演奏前都會先詮釋一番,讓如我一些音樂素養不佳的,能先獲得一些初步的認識。其次,他們演奏的幾首歌曲,都盡量選擇較耳熟能詳,讓大家有親切感。豎琴手說,現在古典音樂,雖然有點沒落,但音樂家的使命,就是要因應時代,讓古典樂曲,也能因不同時代而重建生命。像他們演奏的第二首〈Scarrbouch Fair〉,我一直以為是四十年前《畢業生》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史卡波羅博覽會〉,想不到卻是兩百多年前的愛爾蘭民謠,經過現代音樂家稍加改編,重新有了適應四十年前年輕人心聲的基調。
此外,演奏《新天堂樂園》、《屋頂上提琴手》電影配樂組曲等,也是大家所熟悉和喜歡聽到的,但裡面許多元素都是原本嚴肅的古典音樂,經過音樂家的再造,再透過電影的傳播,讓觀眾於無形、無影間接觸到古典音樂,然後會喜歡它。豎琴手說,《魔戒》這部電影的音樂製作,光是在英國租借的錄音製作空間及各種設備等,便花了一千萬英鎊,只為了能讓音樂透過通俗的電影更深入人心。
想來也是,不說音樂吧,任何行業,想要讓民眾認識你的行業,先用大家會懂、會喜歡,但也能傳達內涵的方式顯示出來的。
這場音樂沙龍下半場則是本土的樂曲,有〈天公落水〉、〈阿里山之歌〉、〈茉莉花〉、〈蘭陽舞曲〉、〈新不了情〉、〈鼓聲若響〉等;這些雖是國內通俗的,也日常能聽到的樂曲,三位音樂家演奏起來,卻時常改變旋律和拍調,聽起來別有韻味呢!這也是音樂家賦予樂曲的新生命吧!但音樂如能通俗到超越國界,那更有意義。豎琴手音樂家談到,他們某次在倫敦演奏國內的〈望春風〉,完畢後,有一位英國老太太還跑去後台跟他說:「這是我一生中,聽過最好聽的一首樂曲!」
不管最好聽是否是真的,想來能打動凡夫庶民的樂曲,就是好的樂曲了。白居易寫詩,據說要先讓老婆能聽得懂,再講求韻味。想來通俗和韻味應是各種文藝創作者要追求的。
這場音樂沙龍,就因「賦古典以通俗,賦通俗以韻味」,而贏得四次安可和連綿的掌聲,大家才滿足地離席,是場成功的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