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秀玉
儘管平時的我常常做教學筆記、寫教學日誌、生活省思……卻也只是寫給自己看,或者與教育界同仁互相觀摩而已,壓根兒沒膽嘗試投稿分享。反倒是常常鼓勵學生投稿,因為深信文章被登出來的喜悅,能鼓舞學生的習寫欲望,激勵他們更勤奮地閱讀與寫作。
在為學生投稿期間,他們總引頸期盼:「老師,文章登出來了嗎?」
「再等等!」
「今天的報紙呢?有我們的文章嗎?」
「還沒有,可以先觀賞別人的好文呀!」
幾次與編輯的對話與等候,知道投稿未中,我笑笑地對學生說:「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天真的孩子很快地就釋懷,照常快樂上下課,作為老師的我卻有點兒挫折,開始省思,該如何才能幫助他們?
投稿不中,有很多理由可自我安慰,也許是投稿園地不夠多,文章要上榜的機會不高;也許是主編選稿的主觀性較強,我們抓不到他的好惡。但捫心自問:假設刊登園地擴展一倍,就一定能中嗎?每位作家背後有廣大的讀者支持,不都是因為他們的作品能引起共鳴嗎?所以,文章還是要有一定的水準,只有繼續耕耘才能通過挑戰。
有人說:「會寫的多數不會教,會教的多數不會寫。」意思是:學校的語文老師會教字詞語句、篇章文法,但自己不一定寫得出一篇受歡迎的文章;而報章雜誌網路上的作家能寫文章抒發己見,卻不見得能善用專長教會學生成為一名作家。簡言之:「會教的,不一定能成為作家;會寫的,不一定能教出作家。」這雖非至理名言,但我期許自己既會教又會寫。
我的座右銘是:「唯有實際去做,才有可能學會。」在教學前,我都會實際演練十遍、二十遍……直到能掌握精髓。對於寫作,雖然平日寫的也不算少,但我缺乏的是投稿經驗。嗯,問題就出在這裡,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唯有我自己練習寫作,嘗試投稿,才能知道寫作的困難點在哪裡、投稿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也才有足夠的能力去引導學生。
我確信只要有意願,冥冥之中就會得到一股支持與協助的力量。我開始去上課,認真寫作業請老師修改,也熱切與文友切磋交流,彼此鼓勵多投稿,假以時日,我就有信心怎麼教學生「一投就中」。
本文由「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提供 http://mypaper.pchome.com.tw/ melodywang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