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減稅 才能救經濟

潘翰聲(台北市/樹黨策略長) |2015.10.26
1089觀看次
字級

我國受薪階級負擔全國四分之三的稅收,比美國更偏財團。當前貧富差距愈來愈大,青年崩世代欠缺翻身機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難道不用負責任嗎?

西歐小國早在二十世紀末就實施能源稅,近年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項綠色租稅工具,就被稱為「碳減稅」,每收到一塊財團的汙染稅,就降低一塊小市民的所得稅,以達到政府租稅中立的原則,因為環保不該成為政府增稅、加重人民負擔的藉口。

用能源稅取代部分所得稅,等於使用地球者付費,叫汙染的財團幫你繳稅,環保生活省愈多賺愈多,可以得到實質鼓勵,不再只是個人的節儉美德。

政府囿於火車頭工業的舊思惟,鼓勵汙染產業的方向,與聯合國推動綠色新政的精神背道而馳。

在經濟谷底,應該扶持綠色產業、擴大綠色投資、奠定綠色基礎工程,趁機重整產業結構,一旦全球經濟景氣回升,能源價格重回走揚軌道,廠商的成本結構和經營效率,才能脫胎換骨,唯有提升競爭力才能抓住趨勢改變的關鍵。

明年大選,選民應該放長眼光,重視稅制結構的公平性,而不是貪吃眼前一朵蓬鬆的棉花糖,用選票換掉財團立委,徹底改造財政委員會,真正為人民減稅。

潘翰聲(台北市/樹黨策略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