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菲奧娜施羅琳 譯/零雨
巍然高飛
你有否興致竊取
直覺?抑或解說
世界之祕
乃其統治工具為時代和等距離?
一重又一重,風
尋求一訊息,
一命運之聲。太陽,
海洋,
甚至飛行之鳥,
皆在聽憑意志的吩咐,主宰科學
此一存在
乃不受季節影響
這麼多生命之奧義,
此一迴環宇宙滿是明日的計畫
未有終極的話語
我無法訴說別處之偶然
唯形式,句子──
思維延展為對話
在航海圖或水上。
相信我,
答案不足掛齒
即使有一天你旅行
以光年,
即使光變得無窮無盡
一星死絕,另一
浮現,訝然
無由地
我等待毀滅的優雅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可能是
冬天
可能是春天。此一不同
能給旁觀者什麼?如若
燕子修訂這風,另一選擇──
樹對樹,悲怨
接續悲怨。我凝視
太陽轉由一半球至一宮殿。燃燒
但未釀造災禍。瞬間,或
現今,我的凝視
將中斷。我要榮耀
這空無。我要以此矇矓觀看白色桃樹
注:本詩第一句來自中國當代詩人張棗〈鏡中〉一詩,我所譯的張棗詩作,即將由美國西風出版社出版。
這一次又無來處,或某處
風吹走他的內臟,吹走他身體裡的峽谷。昨晚,我翻譯了這一句中文詩。一神聖之聲說永不半途停留。問這風為何定要不請自來。或他如何於寂靜中冥思這一段過往。好像這個早上它體現了新的細節。好像今日它進行了第二次儀式。並非我的理性追究其不滿。風並非一傳統要你學會去馴服蠻橫的靈魂。它教導我們隨年歲學會從瘋狂中蛻變。要放棄距離,墮入塵土。領我們去沙漠,這思維無由停留之處。在風之屋,無一桌固定。如幽靈,我非一宿命論者。我醒來想到炒蛋上的韭菜。我應否打開一罐薑醬。夏子來電,她正和兒子躲藏起來。在一櫃子裡,裹著和服和麻袋。他們的世界現在作廢了,並繼續顫抖。她引用這風兩分鐘,且說時鐘錯了。
訪客
郵件退回了,餐食糟蹋了,沒有人會指望我還有熱情。在街上,眾人臉上掛著省略符號。多數人禮貌回應,但在一串逗點之內。過了被理解,或已理解的階段,我在一部小說中,由父親講述。叫什麼名字?打哪兒來?心臟跳動稍慢一些,揣想你已接近答案。連窗戶都是由麵條和包子構成。向右轉,當課程進行之時。天窗透氣的迴廊,我浪遊,於一想像的時空。茶葉蛋小販搧著爐灶,數著錢幣,在長袍般的灰煙中。窮人安於知足,他們必得如此。與我無關的過往何以比舊有的恐懼更快返回。在法租界奶奶遇到她的初戀,買了一隻狗。嫁給共產主義者,學會省著用熱情和意像。你那時幾歲啊,奶奶?餓啊,她說。 我想我得空出下午。還有早上,獨自一人。抵達上海第一晚,我夢想走在白色大街,無有小狂人如我。
※應台北詩歌節邀約,菲奧娜將於十一月五日七點半在誠品書店松菸店三樓舉辦「詩的流亡與自由」講座,並於十一月七日於中山堂《詩的公轉運動》演出中誦讀詩作,歡迎參加。•
關於詩人
菲奧娜施羅琳(Fiona Sze-Lorrain)為新加坡文學翻譯家、編輯,以及古箏演奏家。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士、紐約大學碩士、巴黎索邦第四大學博士。能靈活運用英語、法語、中文創作和翻譯。著有詩集《我的葬禮貢多拉》(2013)和《澆月亮》(2010)。最新詩集《毀滅的優雅》,即將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
施羅琳所譯的多部中國當代詩人詩集深受肯定,曾入圍美國 2014年PEN詩歌翻譯獎初選。譯作包括柏樺、宇向、藍藍、張棗,伊路的《海中的山峰》。另外還有美國詩人馬克斯特蘭德《幾乎看不見》(2012)等。亦和Mãnoa文學雜誌合編了3本國際文學選集,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並與高行健合著《剪影/陰影:高行健的電影藝術》(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