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全球趨勢 善用科技 發展智慧城市 文/林長順、姜遠珍 |2015.10.18 語音朗讀 18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明年度台北市教育預算有多少,你知道嗎?民眾只要到「台北市政府一○五年度總預算視覺化網站」(左上圖),不但可以查出教育局該預算編列新台幣五百四十四.五億元。單位換算後,還可以得出十.八八億個便當或是九.○七億份雞排加珍奶。圖/中央社、本報資料 首爾市太陽能公車站透過U-交通系統,準確告知等車的市民公車進站時間。圖/中央社、本報資料 「2015智慧城市展」年初於南港展覽館展出,讓物聯網能以實體展現,且有多項改變生活產品和概念,包括智慧家庭管理,共吸引十萬人次參觀。圖/中央社、本報資料 「2015智慧城市展」年初於南港展覽館展出,讓物聯網能以實體展現,且有多項改變生活產品和概念,包括智慧家庭管理,共吸引十萬人次參觀。圖/中央社、本報資料 首爾市長朴元淳(右二)主持U-City等IT尖端設施展覽剪綵。圖/中央社、本報資料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五年十月號, http://www.cna.com.tw 圖/中央社、本報資料 文/林長順、姜遠珍 圖/中央社、本報資料 台灣.台北 預算書「視覺化」 智慧城市再進化 明年度台北市教育預算有多少,你知道嗎?民眾只要到「台北市政府一○五年度總預算視覺化網站」(左上圖),不但可以查出教育局該預算編列新台幣五百四十四.五億元。單位換算後,還可以得出十.八八億個便當或是九.○七億份雞排加珍奶。 台北市政府首次將預算書「視覺化」,特別的是可用便當、魯肉飯、珍珠奶茶、太空旅行、帝寶、年薪、iPhone 5來換算,還可讓網友留言及表達看法,而這只是智慧城市的一小步。 智慧城市趨勢早在全球蔓延開來,透過科技演化,網路串連資訊匯流,讓全球城市拉近距離,包括交通、市政、醫療,甚至消費都更智慧化,都與物聯網、大數據脫不了關係,大趨勢已成形。 柯文哲在當選台北市長後,宣示將打造台北成為智慧城市,主張北市全面智慧化,除了將行動支付應用在北市消費上,也讓市政資訊藉由雲端提供民眾線上閱覽。另將在市區內廣設感應器,提供台北市各種即時資訊,並讓手機可以直接支付台北市的各種消費。 其實,北市府並非最近才開始進行智慧城市建設,二○○六年北市成為全台第一個獲得全球ICF(智慧社區論壇)智慧城市首獎的城市,二○一四年榮獲世界電子化組織評選全球最佳電子化政府服務獎。北市推動的Taipei Free全市免費公共無線上網服務,更獲英國《每日電訊報》將台北市與紐約、巴黎、赫爾辛基、佛羅倫斯、特拉維夫、香港、澳門、伯斯等九座國際知名城市,共同評選為「全球最方便的免費無線上網城市」。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曾對智慧城市下定義。 他表示,首善之都台北市推廣智慧城市,要具備四個組成,包括政府本身的運作要智慧、市民要成為智慧城市的主人、政府提供智慧服務;以及智慧城市方案要有點、線、面的實戰型場域。 林欽榮指出,包括消防、警察、教育、交通、醫療等層面,政府要提供智慧服務方案。 交通方面,柯文哲拋出「car share」的想法,現在既然有YouBike,未來也可以有「YouCar」,把共用腳踏車概念推廣到共用汽車。目前規畫YouBike增加到四百站,自行車專用道達到三百二十公里;計程車全面電子化、派遣管理。 悠遊卡應用更多元 包括身分辨識功能 另外,警察局將研究整合一萬三千支監視器,在一個工作站可以調閱所有監視畫面;一九九九和市政信箱整合成「input計畫」,所有投訴都紀錄在一個資料庫。 柯市府也希望擴充悠遊卡功能,如具有身分辨識功能,做為i-voting(網路投票)工具,避免重複投票,若成功就能常辦公投。 除了理想,台北市政府這幾個月以來推出一系列數位化的改變,統合十三大類七十八項的市政服務,建置「愛台北市政雲服務」。民眾可透過手機、平板、電視及電腦,隨時查詢並使用相關市政便民服務,並提供「行動應用防災」服務,即時傳遞防災資訊、防災宣導、避難場所及災害地點給民眾。 光纖到府服務,提供民眾便利高速低價的光纖網路服務,二○一四年內湖區、南港區、松山區已陸續開台,預計在二○一五年底前將完成全市百分之八十市民戶數覆蓋率的光纖網路建置。 讓民眾有效率工作 也將推出智慧住宅 北市府首推的「.taipei」頂級網域,則提供民眾可以為自己、企業創造出獨特的網路識別名稱,民眾可登記富含台北特色的網址來使用,創造出象徵台北的網路門牌。 智慧城市是甚麼?柯文哲曾說,重點不是智慧城市的理念是什麼?政府不是什麼事都要會做,而是建立一個平台讓人民或企業可以很有效率的工作。在這個理念下,台北市政府七月一日招開「智慧城市委員會第一次大會」,邀集資通訊產業大廠及學界等領域菁英,為北市智慧城市願景及推動策略進行探討。 會議中討論到未來智慧城市執行政策,北市預計今年底成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未來這個辦公室將負責調查市民需求、訂定標準、媒合業界、規畫場域方案等,結合業者帶給市民所需的各種智慧化服務。 會議中也針對未來北市公共住宅,建構示範性智慧社區的策略進行討論,透過規畫近六千戶的智慧公共住宅,透過雲端、電動車、智慧電網實現智慧生活,同時也提升國家資通訊產值。完成後,台北將成為亞洲少數有實踐大量智慧住宅的城市。 南韓.首爾 智慧城市在南韓稱U-City,其中的U字係引用拉丁語Ubiquitous、即「無所不在」之意的字首字母,依據南韓U-City法第二條定義規定,在道路、橋梁、學校、醫院等城市基礎設施上,架設尖端資訊通信技術所融合的Ubiquitous服務系統,可隨時隨地就交通、環保、福祉等各領域提供所謂「無所不在」的Ubiquitous服務系統。 網路受理民事投訴 效率大幅提升 首爾市於二○一四年二月建立了南韓第一家網上民事投訴和提案綜合管理系統,原本單獨運營的三十一個民事投訴和提案窗口,合併為一個網上民事投訴和提案綜合管理系統——「應答所」。應答所當年度迅速處理大約七.三萬件(平均每天三二三件)民事投訴,市民反應熱烈。 就像應答所的口號「讓我們來聆聽,看我們變得更快」,不論是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單純民事投訴,還是政策提案,任何領域都可以受理,而處理時間則由上年度的三.八天降至二.七天,整整少了一天。 當災難和危機發生時,應答所也可以發揮作用。災難和危機等緊急情況發生時,應答所可以向首爾市官方SNS帳號的一百三十萬市民粉絲同時推送當前情況、市民行動要領、措施對策等首爾市官方訊息,將緊急狀況時市民的混亂降至最低。應答所不僅為市民提供方便,對處理民事投訴的職員也提供了便利,因此吸引很多地區學習和仿效。 首爾市的U-City功能還借助大數據實現科學行政,首爾市不僅利用資訊通信技術向市民提供高品質行政服務,還利用公共領域產生的大量資料,創造新的價值。其中二○一三年首爾市民所評選出的最佳政策——深夜專用貓頭鷹巴士,堪稱政府與民間(KT株式會社)開展合作的經典案例,三十億則手機通話資料和五百萬則計程車上下車資訊匯總,通過大數據分析創造出交通領域的新價值。 首爾市於二○一四年建立首爾市大數據共用平台,透過對大數據的有效收集、分析和利用,確保各領域的政策有效實施。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第二人生支援中心」的選址。由於老年人對休閒福利設施的需求日益增加,使首爾市政府下決心建立「第二人生支援中心」。為了合理選址也運用大數據,在對流動人口、居住地遠近度、五十至六十歲人口密集度、公共交通便利性等各類資料進行分析後,第二人生支援中心宣告誕生。 監視器無所不在 個人隱私恐受侵害 交通領域也少不了大數據,首爾市透過對交通事故多發地區的特點進行分析,使交通安全政策更加完善。為解決叫車難的問題,推出計程車配對服務,還借助大數據對首爾胡同商業圈進行分析,而後把分析結果提供給私營小業主。 首爾市聯營的公車站就是U-City的最典型作品,公車站頂棚的太陽能集光片收集太陽能後,驅動著電子布告牌準確顯示各班公車的到站時間,這又得借助於公車上安裝的GPS衛星定位系統的力量,將公車進站的時間透過U-交通系統準確地告知在站台上等車的市民。 雖然U-City的Ubiquitous服務系統具有便捷、舒適等優點,但據南韓一項統計顯示,一名首爾市民走在大街上,一天平均會被架設在大街小巷的監視器曝光八十三次,讓人有時時被監控的感覺。 前一篇文章 尋找城市魅力 下一篇文章 新一波全球趨勢 善用科技 發展智慧城市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6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9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幸福生活來自儀式感如何塑造超人氣公仔創意形象公仔 人氣品牌時尚行銷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