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博士生黨曉龍:江城武漢秋意漸濃,每逢此際,常思古賢聖人秋懷馳騁,家國之念充溢於歷史書卷。學生有幸,秋夜拜讀星雲大師代序,頓覺大師於家國情懷之外,兼顧民族大義,更具兼濟天下之誓願。
著名現代詩人艾青在詩歌〈我愛這土地〉中嘗言:「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大師早年遠離家鄉,渡海赴台,已然一甲子有餘。然其情繫家國、福灑華夏的「赤子之心」未曾改變。一海兩岸,割斷了萬千相思;九州兒女,獨不見共賞圓月。海峽雖淺,同根之情堪深!
我想大師的家國之思、民族之念實乃源自佛法之真、善、美,是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之深悲弘願的真實、生動寫照,亦是人間佛教澤被人間的內蘊所現。
大師所願,牽系中華民族之千秋偉業與華夏兒女之共同福祉,吾輩青年當謹記之、勉勵之、踐行之!
台中市李武忠:讀了趙無任先生所寫的〈台灣選舉系列評論〉後,我感觸到每逢選舉,候選人常異口同聲,將來施政會以民眾利益為依歸,至於何謂民眾利益,則是由政客們定義。
以農地農用為例,符合台灣總體利益,但部分民代為了私欲,卻以將造成農地價格崩盤讓老農賣地無門為由,反對農地農用,完全無視於國良田大量流失,及農業生產環境支離破碎,讓農地改革停滯不前。
各黨總統參選人想兩面討好,均未表態。政客選前向民眾爭取選票,選後靠向財團與利益團體,一旦選錯立委想要罷免,談何容易,民眾還要繼續瞎挺下去嗎?
為免重蹈覆轍,讓國會淪為執政黨的橡皮圖章,與其冀希望於政客的良心與自我節制,國會席次不應讓任何政黨過半,讓立法院不再是「喬家大院」,打破過去的黑箱協商。
目前各總統參選人所提出的政見,如社會住宅、老年照護、非核家園、增設防災總署等,在我看來,多數空有口號缺乏可行性,經費從哪裡來,更看不到突破性格局。
二○一六年選舉過後,公主是否變回灰姑娘,馬車是否變回南瓜,決定權在你我手中的選票,請做出睿智的抉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