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白開水阿嬤 文/妙辰 |2015.10.04 語音朗讀 31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周黃杭老夫人。 周黃杭老夫人(前排左)與結褵七十年的老伴,跟兒女及媳婦的幸福留影,後排左二為周迎師姑。 孫子們與阿公阿嬤合照。 文/妙辰 我的外祖母周黃杭老夫人於九月二十四日捨報往生,享壽八十八歲。 在跟母親(周迎師姑)回鄉奔喪的路上,母親時而垂目沉思、時而低頭飲泣,完全沉浸在喪母的哀慟中;我握著母親微微顫抖的手,心中誦著佛號,腦海裡浮現的全是阿嬤慈祥的面容和一句句叮嚀的話語…… 阿嬤一直生活在空氣裡充滿了鹽味的七股海邊,她是不折不扣的鹽田女兒,因為我的外曾祖母的健康因素,二歲時,就由阿公(外公)父母帶回家養育,在風頭水尾的漁村成長,因而養成了剛毅堅強、刻苦自勵的性格。 在阿公從南洋打仗回來後,從小一起長大、互許終身的兩人,終於完成了婚姻大事。一個十八歲的少女,走進了婚姻、進入了家庭,擔負起養兒育女的神聖責任。 為了餵養六個孩子,阿公日日與大海搏鬥;在阿公出海的日子,阿嬤一個人就在海邊挖土、挑土、填土,獨自完成了一個一甲大的魚塭。連阿公都不知道,這麼大的魚塭,挺著肚子的阿嬤是怎麼完成的?但至少一家人的溫飽解決了。 許是空氣中的鹽分太多,印象裡阿嬤最常對我說的話是:「多喝水」。水裡沒有茶葉、沒有茶枝,白白的水,像極了阿嬤的一生,表面上看似淡而無味,但我們整個家族,就是靠著如白開水的阿嬤,開枝散葉,如今全家族四代大大小小有五十餘口人了。 為了阿嬤叫我喝白開水,曾嚇得我很久很久都不敢回鄉下。但是,我不明白媽媽、阿姨、舅舅們,為什麼三不五時就要回去那個連公車都沒有的小漁村!當我開始懂得欣賞白開水的滋味時,阿嬤卻向我們告別,走向她生命的下一站。 回家的路上,看著心目中堅強如山的媽媽,滿臉的淚水,我感到心慌:「媽媽的媽媽走了,怎麼辦?」我祈求諸佛菩薩不要讓她難過。自以為參加過很多場的告別式,在面對親人的離去時,應該能夠很篤定,誰知仍不堪這一擊。 清晨的薄霧裡,跟阿公一起散步,赤著腳的阿公娓娓述說著他跟阿嬤七十年來的點點滴滴,我刻意落後阿公幾步,看著九十多歲的阿公壯碩的身子、黝黑的皮膚、精實的小腿肚,我頑皮的踩在他前進的腳印裡,微妙的悸動和溫暖襲上心頭,我知道那是血脈的傳承,因為有阿公和阿嬤,才有了我。 阿公看著棺裡的阿嬤,告訴我「阿嬤睡著了!」他還告訴我,等他要去找阿嬤時,要我也幫他約好諸佛菩薩! 在這個百年的小漁村,這是第一次用佛教儀式來進行的佛事,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來關心,阿公更是天天用期盼的口氣問我:「今天有沒有師父來呀?」看樣子佛光山的法師已經擄獲了這個小漁村村民的心了。 阿嬤的臨去慈顏,讓大家從民間信仰的角度仰望諸佛菩薩的慈悲。 七日是阿嬤的告別式,在佛事期間,不但人間福報發行人慧傳法師關心,社長金蜀卿常常以Line聯繫詢問,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陳順章也帶著冬瓜茶、文旦與大眾結緣;還有福國寺當家妙詠法師幾乎天天帶著師兄弟、佛光人前來誦經結緣,更煮好吃的料理給家人吃,深怕鄉下地方缺少什麼。僅在此為已經離去的阿嬤、預約未來佛國土的阿公、以及首次接觸佛法的小小漁村鄉親,感謝眾多師兄弟及佛光人的協助、感謝常住的費心、更感謝大師不捨眾生的慈悲。 前一篇文章 喜悅成績單 下一篇文章 【生死自在】別有天地非人間(六)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巾幗不讓鬚眉—— 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之二)小小幸福再多等一些時間記憶的絲找回自己好好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