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募風潮起 政府加持 中國駛入快車道

文/蔡素蓉、翟思嘉 |2015.10.04
1471觀看次
字級

文/蔡素蓉、翟思嘉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五年九月號,http://www.cna.com.tw

「中國式的眾籌(台灣稱為群募)」近來在大陸媒體引發熱議。一個受關注的例子是大陸歌手汪峰八月初在北京舉行「峰暴來臨」演唱會,演唱會前一個月,汪峰就透過眾籌平台邀請網友「投資」,以人民幣一千一百六十元(約台幣五千八百元)的代價就可以獲得五百八十元的門票兩張,以及錄製十五秒告白VCR在演唱會現場大螢幕播放,十個投資名額,一上線就被秒殺、預售一空。

此外,還分為二千三百二十元、一千七百四十元、一千元、二百元等級的投資額度,回報是獲得演唱會套票、演唱會卡包等。最終有二十七人參與此次演唱會的眾籌。眾籌頁面展開的話題討論也超過四百個,汪峰團隊藉此關注大家討論什麼、需要什麼,來設計這次的搖滾演唱會。

籌資者意在眾,而非籌

另一個例子是大陸三六○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禕發表新書《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他選擇在京東的眾籌平台「湊分子」,邀請網友投資他的新書。為炒熱話題與達成眾籌目的。

周鴻禕和京東商城創辦人劉強東聯手推出「私密的午餐會」活動,價位分為三十五元、一百四十八元、九九九元、二九九九元和二九九九九元,而最高價位的支持人數限制為九人,即可和這兩名網路大老共進午餐。最終眾籌金額超過一百六十萬元。而周鴻禕的新書則尚未正式上市,就在「湊分子」平台上賣出六萬餘本,刷新京東眾籌多項紀錄。

陸媒分析,這些例子顯示不少大陸的籌資者意在「眾」層面上的曝光度,而非「籌」,或是有人形容「中國式眾籌,炒作高於籌資」。這點從股權眾籌占比相當低。可以看出來。股權眾籌是指公司出讓一定比例的股分,讓普通投資者出資入股公司,獲得未來收益。

根據大陸網貸行業諮詢商盈燦諮詢統計數據顯示,二○一五年上半年大陸眾籌平台總數達二百一十一家,成功募集人民幣四十六.六六億元(台幣二百三十三億元)。其中,股權眾籌項目完成率僅為百分之七.一四,尚不足眾籌總項目的一成。

再看看去年度同期數據。二○一四年上半年,大陸眾籌領域有一千四百二十三項融資事件,募資金額約一.八八億元。由此可知,大陸眾籌領域發展極為迅速。

眾籌網站遍地開花

不少人認為,去年是中國眾籌元年。這與大陸官方「雙創政策」(鼓勵創業與創新)不無關係。大陸去年十一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同年十二月,中國證券業協會提出「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草案,對外徵求意見,協助眾籌步入快車道。

大陸官方雖全力支持,但大陸股權眾籌發展不易,一名業者就說,「找項目難,找錢更難,需要找到符合股權眾籌風險偏好的投資人,我們依然是摸著石頭過河。」

即使如此,少數幾個成功的眾籌例子,例如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透過向百名投資者眾籌資金,票房開紅盤,激勵許多網路業者紛投入眾籌領域,如阿里巴巴「娛樂寶」、京東「湊分子」、百度金融「眾籌頻道」等直接殺入眾籌領域。垂直領域的眾籌網站也是遍地開花,包括點名時間、眾籌網、原始會、追夢網、淘夢網、大家投、摩點網等。

世界銀行曾預測,到二○二五年中國的眾籌投資有望達到四百六十億至五百億美元,其中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融資額將是股權眾籌。由此觀之,中國式的眾籌故事還僅只是序曲而已,未來的發展值得關注。

眾籌助電影崛起 好萊塢也失色

近來中國大陸國產電影愈來愈受到觀眾喜愛,也締造不錯票房成績。近來,電影《捉妖記》更是一舉將大陸國產電影推上高峰,超越不少好萊塢大片。

這個暑假,在中國大陸不少具話題性的電影上映,七月票房總和達人民幣五十四.九億元(約台幣二百八十二.五億元),連續打破日票房紀錄和周票房紀錄後,超過二○○二到二○○五年大陸電影票房總和,也再次刷新中國電影市場月度票房紀錄。

《捉妖記》

將國產電影推上高峰

新紀錄幾乎全部由大陸國產電影締造。大陸國產片七月票房五十二.九億元,占總票房的百分之九十五.二。其中《捉妖記》、《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以及《煎餅俠》三片聯手貢獻三十三.六五億元,比例超過六成。

《捉妖記》是一部將人與動畫結合,製作而成的一部電影。劇本概念以蒲松齡《聊齋誌異》的「宅妖」做為參考,劇情主要講述由井柏然飾演的宋天蔭意外懷孕生下小妖王胡巴後,與白百何飾演的天師小嵐組成一家三口人妖家庭的故事。

男主角宋天蔭原定由柯震東演出,並已把他個人的戲分拍攝完畢,但是因為柯震東吸毒事件令這部電影無法上映,需要易角由井柏然擔綱,讓整體成本攀升,投資人還因此追加人民幣七千萬元資金把影片重拍。

《捉妖記》由被譽為「史瑞克之父」之稱的導演許誠毅執導,他在美國夢工廠工作過二十多年,參與過「史瑞克」系列作品。《捉妖記》裡的主角是妖怪「胡巴」,由動畫技巧製作出栩栩如生的妖怪。

許誠毅以過去在夢工廠工作的經驗為基礎,想要創造出不同於傳統的妖怪。他在幕後特輯的訪談中表示:「小時候看到許多日本、美國的怪獸,也很喜歡畫怪獸,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沒有這方面的電影呢?」

開發周邊產品

眾籌推銷是趨勢

將《山海經》裡妖怪轉化為有趣、可愛元素,重新形塑出新的妖怪,《捉妖記》具備過去大陸電影中少見的幻想元素,加上「眾籌」創新模式,參與眾籌的眾多「股東」,透過親友、微信朋友圈大力宣傳,《捉妖記》在上映前,就已累積相當名度。

當然,原訂的主角柯震東因吸毒遭臨時換角,也為《捉妖記》做了不少宣傳。

《捉妖記》熱賣,連帶也使周邊商品長紅,不過,《捉妖記》並沒有推出太多周邊商品,在周邊的銷售上,也沒有做出太多成績。有大陸民眾看過《捉妖記》後說,「覺得那個胡巴很可愛,但是不知道哪有得買。」

對此,大陸媒體曾引述專家表示,在國外,電影除了票房收入,更多營利來自電影衍生產品和版權出售帶來的收入。比如「星際大戰」三部曲,全部票房收入為十八億美元(約台幣五百九十一.七億元),而衍生品收入卻超過四十五億美元。但在大陸,周邊商品市場仍處於開拓初期,透過眾籌管道訂製周邊產品,有可能是當前電影周邊產品銷售的新趨勢之一。

曾有大陸媒體分析,《捉妖記》和去年的票房冠軍《變形金剛四》相比,一線城市票房比例較低,不到票房的二成,但在二線到五線城市裡,票房表現更好。因此,注重一線城市行銷將成為電影發行的重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