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文/戴定國 |2015.10.02
1276觀看次
字級
阿克薩清真寺爆發衝突,以色列警察驅散巴勒斯坦人。該寺於八世紀落成,建在原聖殿教堂之上。 圖/法新社
印度貧富懸殊,首都新德里爆發五年來最嚴重登革熱疫情,醫院爆滿,病患睡在急診室外的人行道。 圖/法新社
在蘇丹的班提烏,聯合國基地營旁的十字路口,象徵難民的徬徨。這裡收容了11.8萬人,他們在21個月的內戰中流離失所。圖/法新社
美國太空總署分析火星照片發現,山坡出現的暗色線條,是含有水的礦物鹽,強力支持火星上有水的假設。 圖/法新社
教宗方濟結束六天訪美行程,在費城搭機離開美國,他說「帶著一顆充滿感激與希望的心」回梵蒂岡。 圖/法新社
貿易禁運半世紀,古巴的美國汽車修修補補,用到現在。美國國務卿凱瑞在哈瓦那,坐進骨董車體驗一下。 圖/路透
藝術家利用投影,在莫斯科大劇院打出藍色調的光影圖像。去年光暈節吸引600萬人參觀。 圖/法新社

文/戴定國

9月27日

以色列

大家的聖地 阿克薩清真寺衝突

在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警方發生衝突,造成15名巴勒斯坦人受傷。根據規定,猶太人可到那一帶拜訪,但不能祈禱。以色列近期推動猶太人可在清真寺外圍祈禱,引起穆斯林不滿。

阿克薩清真寺位於舊城的聖殿山,建在原聖殿教堂的殘基之上。穆斯林和猶太人都看作神聖地方。對穆斯林來說,更是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聖城麥加和麥迪納的第三神聖地方。

以巴雙方曾於兩周前爆發三天衝突。27日起,巴勒斯坦人在寺外設路障。警察勸說離開無效後,登上聖殿山。巴勒斯坦人投擲石塊、爆竹和燃燒瓶,現場多處著火。警察最終驅散巴勒斯坦人。

以巴長年交惡,以色列教科書裡,彷彿沒有阿拉伯人存在;而巴勒斯坦的教科書裡,也迴避猶太主義、錫安主義。

9月27日

聯合國

德日巴西印度 爭取安理會入常

德國總理梅克爾加入巴西、印度和日本領袖的行列,爭取在聯合國安理會取得常任理事國席位。四國發表聲明說,「為解決近年不斷惡化的全球衝突和危機,亟需一個更具代表性、且更能發揮作用的安理會。」

近年改革聯合國的呼聲日益高漲,主要是擴大安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五個常任理事國美英法俄中是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設立的,被認為是反映二戰的勝負結果,以及戰後的世界權力格局,與今日世界局勢已有差異。

四國集團(G4)各自面臨反對聲音。德國、日本是二戰的發起國、戰敗國,有「原罪」而遭阻撓。印度、印度屬於金磚四國,但印度貧富懸殊,巴西近年經濟不振,影響力不大。

聯合國大會上月同意磋商G4安理會改革,但中美俄拒絕支持這項倡議。

9月28日

蘇丹

聯合國基地營 難民徬徨十字路

南蘇丹八月解除一個多月的禁止援助軍令,允許國際救援組織,運送民生物資與藥品進入叛軍區域。聯合國九月底表示,儘管雙方再度開啟和平談判,但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南蘇丹於2011年7月獨立。2013年12月,總統基爾控訴前副總統馬查爾企圖軍事政變,進而掀起報復性屠殺。馬查爾失敗後流亡,雙方將戰事推向種族屠殺。

在蘇丹的聯合國基地多次遇襲,造成平民和維和人員死亡。聯合國說,襲擊目標是在聯合國基地營避難的丁卡族。

政府軍六月封鎖進入上尼羅州的尼羅河水道,運送食品的航空路線也受阻,因戰爭重創的城鎮瀕臨大飢荒威脅。儘管政府軍否認,但叛軍指責政府利用圍城、斷水斷糧方式,逼他們投降。

聯合國表示,全國1200萬人口中超過70%急需救援,尤其擔心霍亂疫情會大規模爆發。

9月29日

美國

火星有液態水 可能曾存在生命

美國太空總署(NASA)宣布,證據顯示火星上有定期出現的液態水。因此,火星可能曾存在生命,或現在可能有微生物。

NASA行星科學主任葛林指出,過去認為火星非常乾燥,但可能沒那麼乾,在某些狀況下,液態水在火星表面流動。

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分析「火星勘測軌道衛星」拍到的照片發現,火星地表的坡面出現暗色線條,是含有「水和」礦物鹽的證據。這種物質需要水才能形成。

這些可能是鹽水造成的暗色線條,長數百公尺,寬度不超過五公尺,在溫暖季節會出現在火星地表坡面,慢慢延長,然後在地表溫度變冷後逐漸消逝。

火星現在是個冰凍沙漠,但曾是溫暖且潮濕的行星。但由於火星引力很低,大氣層稀薄,大部分的水因此蒸發至太空,不像地球一樣會回落至地面。

9月29日

美國→梵蒂岡

天主教家庭節 教宗百萬人彌撒

教宗方濟六天美國之旅,在費城上百萬人參加的彌撒中告一段落,他鼓勵觀眾對「愛的奇蹟」敞開心胸,開拓家庭的希望。

民眾排隊數小時,忍受嚴格如同機場的安全檢查,進入富蘭克林大道,瞻仰這位德位崇高的首位拉丁美洲教宗,聆聽他的教示。觀眾綿延一公里半,全場寂靜傾聽。

教宗以西班牙語佈道告訴萬眾,他們的到場,「在今天的世界裡就是一種奇蹟」。觀眾有信徒,有非信徒,不分彼此來到這裡。

教宗在費城活動主題,是天主教三年一度的「家庭節」,他說,「保護我們的家,使整個人類家庭同心同德,追求永續、完整的發展。」

教宗訪美前,先前往南美洲,包括古巴。他敦促古巴人重新找回天主教傳統,生活在「轉變的柔情」中。古巴1959年革命後,共產主義政府主張無神論。

9月30日

聯合國

解除古巴禁運 歐巴馬訴諸外援

歐巴馬和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出席聯合國大會時,力促終止美國對哈瓦那的禁運措施。歐巴馬說,他有信心美國國會將「無可避免地解除不再合適的禁運」。這番談話顯示,他掌控不了美國國會。

美國1961年和古巴斷絕外交關係,並實施貿易禁運。斷交54年後,今年恢復邦交,被視為歐巴馬任期內的一大外交勝利。但雖然七月互設大使館,卻尚未解除禁運,共和黨在國會一意阻撓。

古巴已提案,譴責美國禁運措施,聯合國大會十月將討論並表決。

去年11月,美國國會、州長與州議會期中選舉,共和黨拿下參議院過半席位,而且輕鬆蟬聯眾議院多數黨,讓執政的民主黨在兩院都淪為少數黨。歐巴馬成為跛腳總統,要想說服共和黨解除禁運,還得費一番工夫。

10月1日

俄羅斯

莫斯科光暈節 紀念光科學發展

莫斯科每年10月的光暈節(Circle of Light)揭幕,藝術家以建築物牆面為畫布,投影出一幅幅精彩影像,搭配聲光效果演出,吸引大批市民及遊客目光。

聯合國訂2015年為「國際光及光基技術年」,凸顯光學技術重要性,並為全球能源、農業、通訊和健康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莫斯科政府今年擴大第五屆光暈節,給民眾視覺與聽覺饗宴。2015年也是科學史上一些重要光學研究的里程碑,包括:

1015年:「光學之父」海什木提出光線的物理性質

1815年:菲涅爾提出光波概念

1865年:麥斯威爾提出光電磁傳播理論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電效應理論

1915年:愛因斯坦透過廣義相對論,將光列為宇宙學的內在要素

1965年:彭齊亞斯、威爾遜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