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問渠
桂姐來電說她離家出走了。
問她人在哪裡?她說:「在南部小兒子家。」
我不禁笑道:「妳還不是在兒子家當義工呀!幫忙洗衣、煮飯、打掃,只是換地方而已。」
桂姐說:「我甘願呀!老大媳婦不知感恩,看沒有我的幫忙,她要怎麼辦?」
桂姐的大兒子婚後搬出去住,而且就住在爸媽家附近,新媳婦入門,桂姐滿心歡喜,叫他們不用開伙,就回家吃飯吧!只不過是多一個人多一雙碗筷而已。
偶爾聽桂姐抱怨說:「小倆口吃完飯,抹抹嘴巴、拍拍屁股就走人,媳婦從來沒有幫忙收拾餐桌、洗碗,後來我想想就當作是在家當義工,他們沒嫌我飯菜做得不好,願意回來吃就已經很好了。」。
孫子誕生後,桂姐甚為高興,用心幫媳婦做月子、帶孫子,為了方便照顧孫子,改在兒子家開伙,小倆口上班後,老夫妻就在兒子家照顧孫子,打理家務、煮飯,直到吃完晚餐再回自家休息,兒子每個月給她一萬元。
直到孫子上幼兒園,白天已不需要人照料,才又改回自家開伙,小倆口下班接了孫子,一起回家吃晚飯,但一萬元就沒再給了,還要求每天要有魚有肉。
日子久了,桂姐愈想愈生氣,乾脆叫他們自己開伙,罷工跑到小兒子家去。
我勸桂姐:「原本妳就沒有要求他們給飯錢啊,一萬元應該是感謝妳幫忙帶孫子,現在轉付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因此沒再給,這是可以理解的,若希望兒子補貼生活費,說清楚就好啦,相信他們不會不給的,妳何必自己生悶氣?」
說白了,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兒女吃住在家裡,縱使已成年,不付生活費,沒幫忙家務,父母都歡喜做甘願受,從來不會計較,兒女也認為這一切都是應當的。但對媳婦要求可就不一樣了,還會心疼兒子被媳婦使喚做家事,才會產生那麼多婆媳問題。
父母無法呵護兒女一輩子,老了也需要兒女照顧。當兒女成年、成家了,要求他們分擔一些生活費、幫忙家務、學會生活自理,這無可厚非,千萬別不好意思開口,卻在私下自我感嘆猛生悶氣,於事無補,還會烙下心結,得不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