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死亡》
作者:葛文德(Atul Gawande)
譯者:廖月娟
出版:天下文化
文/林榮崧(天下文化編輯部顧問)
有一本英文書叫Being Mortal,書名直譯是「正在死亡」。這不是懸疑小說,談的主題又是一般人害怕面對的衰老與死亡,但是在去年底出版後,旋即橫掃亞馬遜網路書店、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排行榜,迄今不衰。
寫這本Being Mortal的作者是一位外科醫師,名叫葛文德(Atul Gawande),任職於哈佛大學醫學院,他之前最出名的著作是《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我們從《時代》雜誌對他的評語,就可看出他的寫作功力:「這位醫師作家,有一枝犀利如手術刀的筆,如X光能夠透視的眼。他描述的每一個病例的故事,都是迷你驚悚小說……教人看得目不轉睛、不忍釋手。」
葛文德如X光的眼,看盡了無數生老病死。面對日趨高齡化的社會,他赫然發現:「關於病人和老人的照護,醫院和安養機構的問題並非他們不知如何重視生命。問題在於醫學專業人士的焦點,只落在健康的修補,不管靈魂的需求……動不動就想要用醫學手段去干預和控制,但是病人最終的死亡依然降臨,卻幾乎沒人知道何時該停止無謂的治療。」
於是,葛文德又拿起那枝犀利如手術刀的筆,寫了這本中文版稱為《凝視死亡》的新書,藉由加護病房、安寧病房、養老院和養生村裡一則則的真實故事,點出一個幾乎人人都忽略的問題:「我們未曾從老人的觀點來看,因此不知道他們最想要的是什麼;也不知道當我們衰老、病痛纏身、凡事都得依賴他人之時,要如何才會覺得人生是值得活的。」
我們捫心自問:我願意人生最後一里路,是眼神空洞的坐在輪椅上,讓外傭推著四處走動嗎?我樂見至愛親人的餘生,是靈魂禁錮在病床上的軀體裡,各種維生管線插滿一身嗎?事實上,老年人與重症末期病人除了希望再活久一點,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想望,包括:避免疼痛、與親友的情誼更緊密、頭腦清楚不昏沉、別成為他人的負擔,以及希望此生圓滿,可以走得無憾。
這些期望,卑之無甚高論,卻是對臨終的生命尊嚴和人生價值的維護。而這些都可透過醫療照護體系的改善、醫療重點的轉移,以及家屬親友觀念的轉變來達成。
《凝視死亡》的封面上,有一片落地的紅葉,象徵著:即使在生命即將消逝的當兒,還是要活得燦爛。葛文德這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也會觸發你我對人生、對至親與摯友、對生死意義的進一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