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版愚公移山 她花50年蓋劇場

 |2015.09.25
160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個瘦弱的英國女子花了一百英鎊(約合新台幣五千一百元)買下海邊的一塊地,然後投入近半個世紀的時間,用雙手建造了一座以海為背景、以懸崖為座椅的劇場。這座名為米奈克的(The Minack Theatre)劇場,在英國最西南角一個叫波斯科諾(Porthcurno)的漁村小鎮上。

扇形的米奈克劇場出自羅文娜(Rowena)之手,剛開始,劇場所在地只是她家的後院。羅文娜出生於一八九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來到英郡康沃爾,她和母親看中了這塊懸崖,以一百英鎊的價格買下,建造了自己居住的屋子,當時誰也想不到,竟也開啟了她「愚公移山」的一生。

一九二九年,羅文娜在小漁村的草地上觀賞了當地演員排演的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當她得知劇團計畫第二年表演莎翁的另一部作品《暴風雨》時,熱愛戲劇的她按捺不住粉絲的心情,主動邀請劇團和觀眾都到她家後院看演出,因為她的房子臨海,大海、懸崖以及遠處的海岸線是這齣戲不可多得的天然布景。

一九三○年,羅文娜開始著手把後院的懸崖峭壁一點點挖掘、搬運、雕刻成劇場的樣子。英國西南角的天氣惡劣,冬夏交替,她只能每年冬天工作,希望夏季(六月~九月)有人來表演。其餘時間她一直不停地擴建改造。

羅文娜改建劇場,從岩石底座到石椅雕刻都一手包辦。如今劇院已有七百五十多個座位,在花崗岩座位上,人們可以找到《威尼斯商人》、《馬克白》、《仲夏夜之夢》等熟悉的劇名,以及這些名劇首次在米奈克上演的時間。米奈克劇場當時已全年對外開放,而跟她一起工作的只剩下園丁比利(Billy Rawlings)。

比利在一九六六年去世,羅文娜將他的名字刻在觀眾席的一塊花崗岩上。晚年的她仍然日復一日地將大把沙子運到懸崖頂部上,窮盡一生奉獻給她的崖邊小劇場,直到她於一九八三年去世,享年八十九歲。她一九七六年把劇場交給英國的慈善信託,以便讓它得以永續經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