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伊 垃圾球桿揮出球王寶座

 |2015.09.24
1580觀看次
字級
戴伊貧困家庭的出身,波折起伏的人生故事,都成為他奪冠的助力,也造就他平民英雄的個人特色。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雄不怕出身低」,二十七歲的澳洲選手戴伊(Jason Day)就是典範。出身貧苦單親家庭,他力爭上游在高爾夫球壇闖出一片天,二十一日在BMW錦標賽以平賽史紀錄的低於標準桿二十二桿的二六二桿贏得PGA美巡賽季後賽第二冠、也是本季第五冠之後,以總積分六六八○分衝上世界排行榜首席,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美國史畢斯四三九二分,十拿九穩可奪得「積分王」一千萬美元大獎,堪稱澳洲選手在美巡史上的最大成就,也實現他二十歲轉入職業時許下的志願─成為世界球王。

戴伊是繼「大白鯊」諾曼(Greg Norman)與史考特(Adam Scott)之後,第三位排名世界第一的澳洲選手。這位新科球王是在逆境中成長的;他的父親是愛爾蘭裔澳洲人,從事食品加工工作,母親是菲律賓人,在他六歲時,父親送給他的生平第一支球桿,還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慈母、恩師 再造他的人生

戴伊十歲時父親胃癌去世,失去父親的打擊,讓他在十二歲時度過一段酗酒打架的生活,但當時受「老虎」伍茲風潮影響,他熱愛高球運動。母親為了讓戴伊回到正途,向人借錢,送他到昆士蘭的Kooralbyn國際學校。該校出過兩位傑出校友,一位是上述的史考特,一位是二○○○年雪梨奧運四百公尺金牌得主弗里曼(Cathy Freeman)。他也在那裡遇見了恩師Swatton,Swatton對戴伊的荒唐事既往不咎,一路教導他打高爾夫,帶著他一起走過無數個十八洞,戴伊也把他當作第二位父親。

不像大部分的澳洲選手崇拜諾曼,戴伊的偶像是「老虎」伍茲;在幼時讀到伍茲的書,就決定效法老虎對高爾夫的熱情,每天花時間練習。後來他倆也成為好友,戴伊拿到BMW錦標賽冠軍後,昔日天王伍茲是第一位在推特上祝賀他的。

戴伊本季表現倒吃甘蔗,上個月在美國PGA錦標賽拿下生涯第一座大滿貫賽冠軍,接著在美巡季後賽的前三戰贏得巴克萊精英賽與BMW錦標賽二冠,而躍居世界第一。然而成為球王的他,仍保持一貫逆風前行的風格,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高傲。

「我知道從今天起我會走得更艱苦,但我不知道它會有多艱苦。」戴伊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