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央行昨宣布降息半碼,學者紛紛表示,調降利率只是「應觀眾要求」,宣示性效果比較大。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降息時間點完全不理想,看似政府積極在救經濟,但是降息只是雪上加霜,完全是錯誤決定。台灣降息搭配美國預期升息,導致資金抽離台灣狀況更嚴重,加上現在出口差,理應擴大內需,但是現在沒有所得,唯一挹注內需就是利息收入,結果降息讓利息降低,民眾所得縮水只是擴大貧富差距,讓消費動能進一步下降,等同內需、外需統統衰退,經濟會更壞。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這次只是應觀眾需求的宣示性降息,像是宣告「央行也有做事」;但實際上只降半碼效果不是很大,對市場影響有限。主要是因市場現在利率更低,降半碼對市場沒有太大影響,需要透過其他手段刺激經濟,包含貶值、印鈔票、打房措施取消等,才會對市場有幫助。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也說,宣示性效果比較大,降半碼就像是吃安慰劑,吃了不會怎樣,只是心理比較舒服一點。他認為會降息是因為外銷訂單表現很糟,加上台積電預告第四季營收表現不好,也就是「旺季不旺」,等同台灣經濟內、外需都不好,因此決定放手降息,宣示政府有「拚經濟」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