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孩子 另一扇眼睛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昨天舉辦第三屆「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記錄展, 以「傳承、永續、翻轉」為主軸,呈現十所花東學校孩子透過影像捕捉的家鄉之美,期待藉由攝影的分享,讓教育可以不一樣。圖為花蓮鶴岡國小陳司藤和他的作品《阿美族的小孩呀!》。圖/陳柏亨
【本報台北訊】教師節前夕,教育部在中山樓舉辦師鐸獎頒獎典禮。總統馬英九、教育部長吳思華到場頒獎,感謝七十二名師鐸獎、十三名教育奉獻獎,二百四十名服務滿四十年的資深優良教師。有些長年從事教職、盡心盡力,有些服務偏鄉,奉獻教育義無反顧。
其中,七十四年次的姜青慧是師鐸獎得主中少見的七年級生。在火車、沒有公車,距離市區要開車兩小時山路的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小,姜青慧一教就是八年。
看到紅綠燈
學生以為出國了
有回載學生下山參加說故事比賽。沒想到看到紅綠燈、樓房,學生驚呼:「老師,我們是不是出國了?」
姜青慧說,原本覺得是好玩的笑話,但回家後愈想愈心酸,「市區孩子可能上小學就去過迪士尼樂園了。」她說,對偏鄉兒來說,世界只分山上與山下,對於台南、高雄等地名,毫無概念,何況是國外。
因此,姜青慧不忍偏鄉兒,公費生的她分發年滿四年後,決定繼續留下來,住在下大雨會漏水的宿舍也不為苦。
她和同期教師黃冠傑成為情侶檔,打算明年結婚,全校學生當花童,兩人攜手在偏鄉打拚。
全校僅十二名學生採取混齡教學,姜青慧班上只有三個學生,卻有新住民二代、單親、低收入戶等多種弱勢集合,老師常要身兼父母職,扛起家庭失能的責任。
都市不缺老師
這裡卻需多一位
深山裡的老師流動率極大,幾乎每年要換一個老師,隔壁山學校曾一年內所有老師跑光,只剩校長。姜青慧說,「都市不差我一個老師,但這些孩子卻需要多一個老師。」
今年首位新住民子女獲得總統教育獎的李伊婷就是姜青慧的學生。
姜青慧說,李依婷混合新住民且單親的雙重弱勢,泰國級的母親不識字,也不太會說中文,兩個哥哥都有智能障礙。她當了李依婷五年老師,一起在樹下反覆練習注音符號、練習拼音。
「陪孩子做夢!」姜青慧說,山上的孩子沒有夢,他們總複製上一代的生活,以為人生就是種茶、採茶。孩子需要愛以外,更需要選擇的能力,姜青慧希望透過差異化教學、閱讀,開拓孩子的視野。
成為近幾年最年輕的師鐸獎得主,姜青慧坦言很意外,因為嘉義縣市過往幾乎都是服務數十年、校長得獎,這次校長為她報名,抱持著「到山下見見世面」的心情,沒想到一舉獲獎。
阿美族孩子 另一扇眼睛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昨天舉辦第三屆「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記錄展, 以「傳承、永續、翻轉」為主軸,呈現十所花東學校孩子透過影像捕捉的家鄉之美,期待藉由攝影的分享,鼓勵更多基金會和學校用更活潑創意的方法,讓教育可以不一樣。圖為花蓮鶴岡國小陳司藤和他的作品《阿美族的小孩呀!》(相關新聞見三版)。圖/陳柏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