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健署今天公布國人最新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報告,台灣四十至四十九歲青壯年男性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逐年升高,近五年來增加三成,青壯年女性則增加百分之十三點九,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分析原因與外食有關,提醒國人在外用餐要避免吃高油、高熱量等油炸食物。
調查發現,九十九年至一○三年台灣腦中風標準化死亡率持平,但以健保資料進一步分析急性心肌梗塞與中風發生率,卻發現青壯族群發生率有上升的現象。資料顯示,七十歲以上男性的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逐年下降,但四十至四十九歲壯年發生率從九十八年每十萬人七十六點四上升至一○二年的九十九點二,五年增加三成;四十至四十九歲女性從九十八年每十萬人十點八,一○二年上升至十二點三,也增加百分之十三點九。
衛福部統計,一○三年共有一萬九千四百多人死於心臟病,平均每二十七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病,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出拒菸、挑食、多動、控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健檢等「救心七行動」,希望國人都能有「好」心。
邱淑媞說,中壯年為主要生產力,心肌梗塞比率逐漸增加,成為社會與家庭的一大隱憂,原因與抽菸、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險因子有關。
王宗道指出,步入中年後如果經常食用高鹽、高油、高熱量外食,提高三高疾病風險,心肌梗塞機率當然增加。
王宗道說,膽固醇與心肌梗塞的關連性最高,中壯年應該妥善控制膽固醇,其中又以「好膽固醇」最重要,總膽固醇除以好膽固醇低於四以下屬於正常,超過四就應特別注意飲食、多多運動。
「救心七行動」中的「挑食」即與降低膽固醇有關,邱淑媞建議多用天然植物油、拒反式脂肪酸、減少動物脂肪,並挑選低鈉飲食助控制血壓,平常飲食清淡少吃油炸食品。
救心七行動
1.拒菸:
吸菸民眾主動戒菸
2.挑食:
多用天然植物油,多吃蔬果、堅果、糙米類食物
3.多動:
每周五次、每次3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
4.控制高血壓:
456萬名高血壓患者應正確用藥、定期回診
5.控制高血糖:
238萬名高血糖患者應正確用藥、定期回診
6.控制高血脂:
432萬名高血糖患者應正確用藥、定期回診
7.健檢:
國健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資料來源/國健署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