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健康生活 之妙

 霽月(台中市/商) |2007.03.11
1112觀看次
字級

記得小時候,家中經濟並不富裕,每天幼稚園放學回家時,爸媽總還在外頭工作,直到晚上六、七點才能見到他們。其實,一家五口的經濟壓力不小,母親希望能幫忙分擔家計,只有國小學歷的她,憑著年輕人的體力,就選擇到工地做粗工,時薪雖然較高,但同時也賠掉了她的健康。

在一次搬運重物的過程中,原以為只是閃到腰,心想只要休息一下、貼個藥布即應該沒什麼大礙,於是仍硬撐著繼續工作。久而久之,雖仍感到有些不舒服,但是因疼痛已減輕,也就沒再理會了。沒想到,不再做粗工之後,這樣的病痛卻隨著年歲漸老,體力嚴重一年不如一年,病苦不斷加劇,行動更是不利而只想臥床休息,生活品質急遽下降。

看著母親笨拙的行動,病苦扭曲的神情,買藥吃藥、民俗療法,從有醫生看到沒醫生,總是效用不大。當然,此中也有人建議燉些補品來改善。然而,並未起任何大用,甚至各家秘方亂用,差點陪上腎臟的健康,心情更是大受影響。雖然心疼她,卻也不懂得要如何幫她減輕苦痛。

大學四年,忙於半工半讀。畢業後,從台北搬回台中老家住時,才發現媽媽的身體狀況竟比以前改善了很多。好奇探詢之下,才知道是兩年前,父親的往生佛事,引領她接觸到佛教,慢慢的有了信仰之後,也開始學習適當均衡的茹素。之後,每天清晨她都會在家中的佛堂禮佛三百拜,並常常複習學來的太極拳。由於飲食的調理加上適度的運動,讓她慢慢恢復了健康。從媽媽尋回健康身心的歷程中,讓我體悟到適當的飲食、運動,與健康的宗教信仰或說生活信念,才是我們養生、保健的最究竟之道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