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茶碗展 台灣創作驚豔國際

 |2015.09.14
2130觀看次
字級
今年比利時國際茶碗展覽,來自中華民國的作品最多。 圖/蕭白雪
茶碗藝術家張桂維致贈「金彤油滴茶碗」作品,給中華民國駐歐盟兼比利時代表處。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比利時第十屆國際茶碗展,今年回到初展地安特衛普。來自中華民國的作品最多人受邀參展,也是主要贊助國,主辦人施密特(Lou Smedts)對台灣人的熱情與深厚的茶文化印象深刻,在開幕式表示,台灣是全世界最讚的喝茶國家。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重要工業城市,也是燒磚主要生產地,當地有許多著名燒陶窯場與知名工藝藝術家。第一屆國際茶碗展就是在安特衛普舉行,十年後再度回到這裡展出。

因為喜歡喝茶而開始研究茶具、自己也投入燒陶藝術的施密特,希望藉由國際茶碗展,讓西方民眾能了解東方茶文化的美,感受茶碗藝術。十年下來,他很開心,茶碗從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器具,成為人盡皆知的工藝,並深深被國際所接受。

曾三度訪台的施密特走過日、韓、大陸、台灣等地,如今他愛喝的是台灣高山茶,他形容台灣的茶文化遠超乎他預期,還說茶是台灣最好的大使。也十分欣賞台灣茶碗創作的多變性與實用性。

多位國外參展者及參觀者不諱言表示,過去他們對茶、茶碗的認知,多半只認識日本有濃厚茶道文化,沒想到,台灣竟有更令人眼睛一亮的茶碗作品及更多樣的茶文化。

曾榮獲日本等多國大獎的陶藝家陳木泉、作品獲多家博物館收藏的張桂維、竹南蛇窯窯主林瑞華、鄧淑慧夫婦等國內十九位陶藝創作者,帶來五十七件茶碗作品,受邀到比利時安特衛普省的國際茶碗展覽會,與來自法國、瑞士、丹麥、新加坡等十餘國、共近百位陶藝家作品共同展出,台灣陶藝作品幾占半數。

鄧淑慧說,日本茶道是喝抹茶,台灣的茶文化更多元更好客,加上台灣的人文哲學,已讓台灣的茶碗、茶文化在國際上愈來愈容易被看到。

台灣策展人同時也是茶碗藝術家張桂維,也特別帶來他花了二十年功夫、好不容易突破的金彤油滴茶碗作品,並致贈給中華民國駐歐盟兼比利時代表處。這種看似虹膜的獨特色澤,就像彩虹上的七彩光彩奪目。

張桂維的「油滴天目釉」作品獲多國博物館收藏,五年前受邀到波士頓參展,今年帶團到比利時參展,台灣陶藝家創作的茶碗作品絕對在國際水準之上,透過此次參展,台灣陶藝家們有許多機會和更多國際藝術家相互交流,可能刺激出更新具藝術性作品,是最大收穫。

另一位來自新加坡的策展人陳德興談到東西方創作的不同,他說,東方作品底蘊較深,深知茶碗雖然是藝術創作,但不能失去茶碗最根本的實用性,因此作品比較簡單、回歸原始。西方的創作則是基於燒陶工藝,更重視藝術性,設計理念也比較外放、奔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