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領著高薪、高獎金、高年終的科技新貴,過往曾是「晉升人生勝利組」的最佳代言人,但隨著時代變化,科技新貴已不再如外界想像的光鮮亮麗,除了工時長、壓力大、競爭激烈,薪資福利也不如過去優渥,特別是科技業分紅費用化之後,科技人更大嘆成了廉價勞工。
投身科技業的人常戲稱進科技業是「拿生命換金錢」,甚至還有科技人開玩笑說「賺錢就是為了買補品、看醫生」。
尤其台灣勞工「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狀況,過去幾年來,日益惡化。去年底碩禾董事長陳繼仁因積勞成疾過世,不久前華碩財務長張偉明傳出因憂鬱症輕生消息,茂迪榮譽董事長左元淮也病逝,昨天再傳瑞昱技術長、董事李朝政猝逝。曾經打造台灣奇蹟的科技界,從業人員身心健康的問題浮上檯面。
台灣是蕞爾小島,卻有令人驚訝的能量。有完整的研發供應鏈,更有不輸給全球大廠的研發能量,但科技界面對的是全球競爭,需要的是超快速反應。以半導體產業來說,投資大、風險高,回收往往難料;中國市場快速崛起,台灣無法給高薪,從業人員更不斷升級、強化自身實力。
IC設計傳奇人物 猝逝
昨天傳出猝逝消息的李朝政,也是IC設計界的傳奇人物。他一開始入行連電路設計都不懂,但靠自己拚命,成為帶領技術團隊寫出全球第一顆整合類比、數位和記憶體的三合一乙太網路晶片,傳奇的「螃蟹卡」堪稱撐起瑞昱經營的支柱之一。在台積電、聯電吸引大批台成清交畢業生時,瑞昱小而美地位,也是不少優秀學生期待加入的標竿企業。
至於華碩財務長張偉明,是同業、媒體都說好的「好好先生」,但在他溫和對外溝通的外表下,大家並不知道他有長期憂鬱症,服藥控制。在他過世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也馬上發信給內部員工,表達對張偉明的不捨。
這些科技界菁英彼此領域互不相干,但共通點都是為台灣科技業拚命的代表。陳繼仁從光碟片時代開始打拚,原本是一家差點被飛利浦告倒的公司,他勇於轉型成為太陽能導電漿代表廠商,靠的是無日無夜的研發與拚命張羅資金。
科技產業造就台灣奇蹟,但奇蹟絕非偶然,付出的是密集的人力、大量的時間,更有家庭生活和個人休閒時間。科技界名人李開復兩年前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震驚之餘,在微博寫下「原來,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三明治人生 普遍過勞
科技精英自己拚命工作,連帶讓整個團隊都跟著戮力向前。但對許多科技業高級主管來說,卻過著「三明治」的生活,上面的高層決策可能令人難以忍受,下面還有眼巴巴等著領導的團隊,加上自我要求,常讓許多高管身陷過勞卻不自覺。
去年底,碩禾董事長陳繼仁積勞成疾、因病去世,他從發現狀況不佳到病逝,僅一年時間。他說,當醫生宣布「你真的生病了」的同時,「我終於認真理解了,十七年來我已經過度超用了我的身體,未來我也必須要慢慢償還過去不當對待身體的債務」。
陳繼仁的真心話,點出台灣科技人打拚衝鋒的精神,身體的債務最後用生命去還,但高管們的過世,凸顯「過勞」始終是台灣奇蹟背後揮之不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