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俐陵利用彩墨暈染的方式創作〈天人〉,流露出她心裡「光的味道」。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羅佑純台北報導】光有味道嗎?畫家陳俐陵在白色棉紙上,畫上好多位天使與天人,再用彩墨一層層染出光的流動,也流露出她心裡「光的味道」。台北社教館即日起至十一月一日,展出陳俐陵三十一幅充滿《光的味道》的作品。
自幼思索生命
眾生平等
陳俐陵從小隨著爺爺奶奶聽法師講經,念小學時就在思索死亡問題、生命意義,小學四年級時,因為熱愛動物,不忍食肉,所以決定茹素,也不用皮革類的用品。
在她心裡,不論是鳥、貓、狗或蟑螂,牠們的生命一樣平等,不能因為你認為蟑螂很卑賤,所以活該要被打死。因此她在作品〈生〉裡引用佛教輪迴轉世的概念,畫中那隻往生的蟑螂,也許下輩子會轉世為人。
「以前單純的覺得佛教很好、喜歡佛菩薩像,所以就只想畫佛像,這幾年閱讀許多New Age、心靈治療、色彩學的書籍,我發現很多大師說的話跟佛教相通,而佛教與基督教也有相似的地方,就像天使與菩薩,雖然是不同宗教,但卻屬於同一個層級的,所以我試著把祂們畫在一起。」陳俐陵表示。
在繪畫這條路上,陳俐陵依著自己在生活上的學習,也調整自己的畫風,對於是否會被忠誠的信徒「酸」,她看得很開,「作品本來就有『討論』的空間。」
神佛縈繞身邊
只要深信
將地藏菩薩視為第一偶像的陳俐陵,自然也幫偶像畫了不少的畫作,〈火裡來去〉展現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願心與衝勁,〈巾帽地藏〉則是讓地藏菩薩展現明代人的風貌。在〈地藏菩薩〉裡,她故意把菩薩藏起來,只保留菩薩的錫杖跟摩尼寶珠,「就算我把佛像藏起來,你看到這幅畫時,也會自動的把菩薩影像投射進去」,而這樣的創作概念,也展現在〈佛像〉作品。
「當你無助、難過的時候,你信仰的佛菩薩、神、守護靈或是天使,其實一直在你的身邊陪著你,只因為你深陷其中而無法察覺,然而你的悲傷是自己造做出來的。」陳俐陵認為不論是佛菩薩或天使,都陪伴在大家的身邊,只有心思單純的小孩、寵物才感受得到,她也以此鼓勵大家要深信自己的信仰。
陳俐陵是台北社教館駐館藝術家,為了讓民眾更能體會畫中的意境,她特別邀請趙翠慧、呂姵瑤、張永智、徐大智、林沂樺等老師與好友,與民眾分享瀕死的生命體驗,以及色彩、音樂、畫像對心靈治療的改變,相關的演講、體驗課程內容,可至社教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