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意機關很糟,是事實;但完全無視民意機關的監督,是亂紀。
行政權受立法權的監督與制衡,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可惜的是,台灣從國會到議會,良莠不齊、藏汙納垢,讓民意機關的地位與形象始終無法提升,也使行政權長期凌駕立法權,竟也能獲得部分民意的容忍。
最近發生在台南市的登革熱疫情和台北市的「波卡風波」,可以讓選民更深層的省思這兩種權力的關係。
嚴格來說,即使受到監察院彈劾,台南市長賴清德並不會放在眼裡,他很清楚監察院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不過是隻沒有牙齒的老虎,只要輕輕反擊,選民還是會站在他那邊;但這回登革熱疫情在台南市急速蔓延,逼得賴神也得走下神壇進入議會,結束二百三十二天的府會鬧劇。
登革熱去年在高雄肆虐,一萬五千多個病例,超過三十人死亡,讓高雄今年不敢輕忽,早從三月就開始防制病媒蚊。
可是從年初市長就任後,台南市長卻沒有一天受到議會的監督與議員的質詢,市民絕對有權利質疑市府這幾個月到底做了什麼?這是市長拿市民的生命與天對賭,不幸的是,敗給了蚊子。
台北市的「波卡風波」,同樣可悲。悠遊卡公司公開發行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限定版,飽受抨擊,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卻不為所動,甚至用形象清新、優先為男生謀福利詭辯,一意孤行。
即使成了眾矢之的,也不見台北市長柯文哲慣常對下屬的疾言厲色,僅以希望風波趕快過去,輕輕帶過。
其實這原本不是太嚴重的問題,也不必上綱到泛道德化的爭辯,重點是在於台北市政府是最大股東,悠遊卡公司發行此卡是否合宜,以及戴季全在飽受批評時,擺出的沙文主義輕浮態度。
這是個極簡單的是非題,但台北市政府卻以一貫傲睨的姿態回應,令人質疑柯市長是否有兩套領導標準。
政治人物絕非聖人,即使聖人,也有犯錯的權利,在可監督與可改錯的範圍內,相信市民都可接受。
「波卡風波」能否像柯P期待的已經over,還是要議會說了算。不論是政治神人或政治素人,尊重憲政與地方自治是最起碼的要求。
只有一個受監督、受節制的行政權力,才是台灣民主真正的可貴之處,也才是人民之福。
何振忠(台北市/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