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親子作家陳安儀的女兒升國一,選擇不參加課後輔導。為了教學方便,老師頻頻打電話希望她的女兒留下,同學也都投以異樣眼光,最後母女崩潰,只好轉到宜蘭體制外的實驗學校。
教育部明定課後輔導及寒暑假學藝活動,應以「自由參加」為原則,教授內容以復習為主,且不得教授新進度。
兒盟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百分之四十二點六及四十一點一的學生反映,被強制要求參加平日或寒暑假課輔。
所謂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我們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學校教育不應只以智育分數為教學重點,術科教育的發展也是辦學很重要的一環。
我們希望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想法,要徹底改變升學掛帥,智育第一的想法。
在教學上,多提供孩子多元化課程,適性學習的機會;多支持與鼓勵孩子發展多元智慧,提高學習的就感與興趣,享受熱愛才藝的喜悅,讓他們除升學以外有不一樣的發展空間與未來希望。
孩子開發多元智慧,就會產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樂於竭盡所能,為人群做出奉獻,讓每個人頭上各有一片天。楊樹槿(桃園市/退休教師)